实干争先破陋习 移风易俗谱新篇

焦剑奇

今年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裕民县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扎实推进破除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等工作,明确治理目标,梳理重点任务,细化工作措施,精心统筹指导,建立长效机制,稳步推进移风易俗,人情负担明显减轻,推动形成文明婚俗新风尚,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生动实践。

强化全环境宣传,社会氛围“浓起来”

以加强全环境全媒体宣传教育引导作为做好工作的先导,全面提升移风易俗工作的知晓率,采取“阵地宣传+全媒宣传+文艺宣传”宣传方式。

用好各类宣传阵地。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县级融媒体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等加强正面宣传,引导群众转变旧观念、践行新风尚。把抵制高额彩礼移风易俗工作融入日常、做在经常,让宣传引导“润物细无声”。全县累计召开各类宣讲120余场次,接受教育群众达2.4万余人。

集中开展全媒体宣传。发布《裕民县移风易俗全民公约》。构建宣传矩阵,乡镇和县直单位通过文艺展演、承诺发言、短视频展播等丰富宣传形式。专题录制《裕民县抵制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移风易俗倡议书》等音频、视频120余条,通过“裕民媒体慢直播”、微信公众号和村内广播播放。

广泛开展文艺宣传。用活多种艺术形式。组织文艺工作者,围绕移风易俗主题组织创作出一批书法、小品、歌曲等形式的精品力作,弘扬文明新风。创作“阿肯弹唱”《抵制高额彩礼风》、情景剧《移风易俗》、小品《高价彩礼》、快板《抵制高价彩礼 弘扬婚嫁新风》等文艺作品,并开展巡演,在寓教于乐中宣传移风易俗。

办好实践性活动,鲜明导向“树起来”

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主题活动,让移风易俗文明实践在基层蔚然成风。实施“宣传教育+主题活动+推广典型”活动模式。

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机关工委组织开展“小白杨集市”移风易俗宣传教育3场次,开展“坚决抵制高价彩礼 从机关党员干部做起”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党员干部群众300余人参加签名承诺,11名党支部代表积极发言。教育村(社区)“两委”成员带头节俭办理婚丧嫁娶事宜,动员村(社区)“四老人员”成立56个宣传监督服务队。

精心策划主题活动。举办300余名青年婚恋交友活动,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家庭观。县人大组织县、乡人大代表开展“万名代表进万家、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行动公约活动,参与群众达6000余人。县委宣传部组织开展“抵制高价彩礼 倡导文明新风”宣讲活动,240名基层农牧民党员参与,引领新时代文明婚俗风尚。

大力推广典型经验。召开现场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让基层党员干部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加强调研指导及时总结推广抵制高价彩礼、大操大办好经验、好做法。抓好哈拉布拉乡和哈拉布拉镇喀拉乔克街社区2个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观察联系点规范化建设各项工作,发挥典型示范的辐射带动作用。精心梳理总结提炼各乡镇经验做法,运用“线上+线下”方式广泛传播。深化文明乡村、文明家庭创建,广泛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推荐评议身边好人等系列活动,引导群众向上向善。

聚焦关键性环节,工作推进“实起来”

找准农村高额彩礼、大操大办问题综合整治推进移风易俗切入点、关键点精准施策,有力提升工作质效。建立“县级统筹+乡镇落实+村级执行+党员示范”四级联动机制。

抓实抓好关键领域。推动县直部门结合职责分工,抓好分管领域突出问题整治。团委、妇联突出抓好青年、妇女群体。民政局重点抓婚俗改革领域整治。市场监管局加强对婚丧事宜承办机构市场监管,强化日常管理。设置农村彩礼倡导性标准6万元,提倡“低彩礼”“零彩礼”。

解决存在主要问题。指导各乡镇通过调研找准群众认可、社会影响较大的突出问题,分乡镇分村(社区)、因地制宜制定整治措施,持续抓、深入抓、抓出成效。全县依据《裕民县移风易俗全民公约》严格落实干部群众操办婚丧嫁娶等报备管控制度。倡导宴请不超过20桌,礼金不超过200元,迎亲车辆不超过8辆。运用自治三法宝“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道德积分”,县委社会工作部督导全县56个村队(社区)通过“四议两公开”程序,将移风易俗纳入村(居)民公约和积分管理有效衔接,累计兑换物资超5万元。修改完善《村(社区)红白理事会章程》《村(社区)红白理事会工作制度》等制度,做到以章理事、以制纠偏。

紧盯重点群体管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高额彩礼、大操大办问题综合整治推进移风易俗工作落实党委(党组织)主体责任,纳入党员干部评先评优和“五个好”党支部创建重要内容,确保全县各级党组织强化属地管理,落实移风易俗工作责任。强化纪律约束,推动党员干部作好表率。截至目前,遏止高额彩礼、大操大办问题共计51起,降低高额礼金253.11万元。

(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裕民县委社会工作部)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