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孝文化”赋能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在皖鄂赣三省交会的雷池故地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王祥卧冰”“孟宗哭竹”“仲源泣墓”的孝行故事在这里代代相传,成就了“三孝故里”的佳誉。近年来,望江县深挖孝文化蕴含的“亲亲而仁民”的治理智慧,通过创新“三孝调解工作法”、推广积分制等,用“孝能量”助力破解基层治理难题,为推广运用“六尺巷工作法”注入孝爱文化基因。

创新“三孝+调解”,让小调解有大作为

望江县立足“三孝文化”传统,创新建立“三孝调解工作法”,以孝德滋养治理、用典故化解矛盾,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以孝化人,孝爱基因赋予调解新活力。望江县将“三孝文化”融入基层治理,出台《推进三孝调解工作法的实施意见》,提出“小孝持家、中孝敬业、大孝爱国”的理念,创新推出“听民声、查真相、讲孝道、喻古今、解民忧、和相处”六步调解法。相关部门充分整合资源,搭建“县——乡——村”三级调解平台,成立150个“三孝调解室”,组建600余名由新乡贤、“五老”、退休法官等组成的调解队伍,确保群众矛盾纠纷就近就便得到调处。

机制护航,协同发力确保矛盾不升级。构建“预防+调解+保障”全链条机制。将矛盾纠纷摸排调处的防线前移,运用“1+4+N”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做到日报告、周研判、旬会商、月小结,确保矛盾早发现、早处置;调解流程标准,纠纷从受理到回访全程记录,疑难案件由县挂牌督办,全过程闭环管理;多维联动聚能,县法院将“孝文化听证会”纳入赡养案件审理,用“仲源泣墓”故事唤醒子女责任;乡镇派出所开通“警民通”微信群,线上回应家长里短,化解矛盾纠纷千余件。同时,县级层面每年评选“十大调解之星”,培育先进典型,激励队伍干劲。

实绩惠民,孝爱之风涵育和谐新气象。“三孝调解工作法”成为矛盾化解“金钥匙”,2024年全县纠纷调解成功率99%,初访化解率、群众满意率均超98%,家庭纠纷诉讼调撤率达41.74%。赡养纠纷、土地争议等一大批老问题迎刃而解——沈老太5名子女通过“孝文化听证会”签订轮流赡养协议;鸦滩镇“党群说事”现场化解106起矛盾纠纷,村民笑称“吵完架还是好邻居”。如今,“遇事找调解室,评理先讲孝道”渐成新风尚。

推广“三孝+积分”,助小文明成新风尚

望江县积极推广“积分”制度,将孝老爱亲、睦邻互助等行为量化赋分在全县推进,形成丰富实践。

孝老爱亲运用到积分表彰。杨湾镇杨闸村用“积分存折”书写新时代孝道篇章。村民张丽芳每日照料患病父亲和体弱的母亲,获评最美望江人“孝贤模范”,成为望江县“孝老爱亲”积分制的首批践行者,累计获得文明积分200分,依据村委会“一事一计、季兑一礼”的兑换机制,兑换各类生活用品6件。她的事迹也得到村民的纷纷点赞,“存储美德、增值幸福”的文明生态在村中蔚然成风。

孝老爱亲融入村规民约。望江县推动全域再造村规民约,以“三治融合”为切入点修订完善村规民约,通过村规民约“升级版”,将孝悌睦邻纳入基层治理,让孝爱基因根植乡土。凉泉乡湖滨村修订村规民约时新增“尊长老,服伦理”核心条款,将孝道具体化为“迎亲上楼”“拍摄全家福”等可量化实践条目,通过动态评价、季度晾晒等方式,推动家风建设与基层善治有机互融。

孝老爱亲纳入文明评比。在开展“四事四权”试点工作中,望江县高士镇创新实施“四榜十星”文明实践评比体系,将“孝老敬亲”作为指标单列赋分,累计评选“孝老敬亲星”示范户7500户,同步组建由新乡贤、巾帼志愿者牵头的义务监督队伍,引导创办“老年食堂”“老年教学点”等服务载体20个,有效推动孝老爱亲转化为乡村公序良俗。

融合“三孝+场景”,变孝文化为新产业

行走在望江城乡,“孝文化+”的融合场景遍地生花。

“孝文化+文旅融合”。望江县深耕“三孝故里”文化底蕴,以太慈镇桃岭村为示范,打造“孝道+十里桃花生态廊+康养基地”融合发展模式,“三孝文化长廊”浮雕墙展示着孝道典故,路灯上悬挂着孝道标语灯牌,宣传栏里陈列着古今孝行的故事,投资1400万元打造的孝爱康养基地,开业接待游客超6000人次,吸引着游客到此欢度“养生时光”,带动农户销售土特产年增收10万元。孝文化资源转化产生的经济效益,为传统村落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孝文化+公益慈善”。望江县通过“政府引善+社会行善+全民向善”三维协同,全域构筑老年友好型社会生态,2024年度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募集资金168余万元,精准投向老年食堂、居家适老化改造等10余个普惠项目。2025年升级推出“孝义望江·守望相助”慈善一元捐全民行动,惠及12.7万60岁以上老人。精心打造“守望相助·三孝敬老”养老服务品牌,打造“社区嵌入型”居家养老服务站点97个,“家庭保洁+个人护理+助餐助医”服务7.35万人次。“让孝义看得见、让善行有回报”的治理生态加速形成。

“孝文化+立德树人”。建成雷池文化园教育基地,联合学校开展实践活动,通过体验式教学、参观三孝文化园等场馆,组织学生参与敬老服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主题任务,弘扬“小孝持家、中孝敬业、大孝爱国”精神,将“三孝文化”融入乡土教育体系,建立起“基地+家庭+学校”育人联动机制,覆盖40余所中小学,已有4万余人次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让“孝”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从“三孝故事口口相传”到“三孝调解法全域推行”,从“积分存折激活孝老爱亲”到“孝善康养促产业振兴”,当“仲源泣墓”的孝心化为“爱心妈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的温情,当“孟宗哭竹”的典故成为“警民通”化解家庭矛盾的密钥,传统文化与现代治理的对话已在雷池故地结出硕果。面向未来,望江县将继续开拓创新,努力书写传统文化赋能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时代答卷。

(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