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

解锁凝聚服务新就业群体的“心”密码

清晨的街头,身着各色工装的快递员、网约配送员如勤劳的“小蜜蜂”般穿梭不息,将包裹与餐食准时送达千家万户。他们是城市运转不可或缺的“毛细血管”,却常因流动性强、归属感弱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如何将党的关怀精准滴灌至这一群体?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以堡垒凝“新”、机制强“新”、关爱暖“新”,以心纳“新”,解锁凝聚新就业群体与价值实现的“心”密码,让党的旗帜在新兴领域高高飘扬。

堡垒凝“新”,织密全域覆盖“组织网”

面对新业态企业组织空白、党员“隐形”等挑战,庐阳区以“动态摸排、灵活组建、群团助力”三招夯实组织根基,扩大新就业群体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

三查联动,准确摸清业态底数。通过“行业自查+街道排查+系统联查”,对87家新业态企业开展走访调研,建立涵盖企业运营、党员分布、职工状况的一企一档数据库,精准掌握辖区快递、网约配送、网络货运等新业态企业的基本情况。

精准发力,组织覆盖提质扩面。推动20家新业态企业成立党组织,在流动党员集中的物流园、商圈等探索组建3个流动党员党支部。推动135名“口袋党员”亮明身份,新发展新就业群体党员2名。

激活末梢,党建带群建协同发力。推动群团工作与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深度融合,实现新业态企业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全覆盖,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常态化开展“政策进站点”活动。组织骑手漫步淮河路、探访李鸿章故居,在“走读老城”活动中增强城市认同感。

机制强“新”,构建协同党建大格局

面对新就业群体进门难、歇脚难、维权难等共性痛点难点问题,庐阳区构建“党委统领、条块联动、社会协同”的工作格局,协同奏好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大乐章。

一盘棋部署,系统化推进。将新就业群体党建纳入全区基层党建“总盘子”,出台《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方案》,依托非公工委工作机制,定期召开推进会、座谈会,动态掌握辖区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的思想动态与诉求,为精准施策锚定方向。

部门联动,项目赋能。实施淮河路步行街“友好商圈”建设,整合人社、司法、卫健等10余个部门资源,打包“职业伤害保险+健康体检+法律援助”等十大暖“新”项目。同步打造“护骑安行”交通安全课、“小哥微课堂”技能培训、“法律援助一帮一”等品牌活动50余场次,惠及新就业群体超1000人次,构建“心愿诉求——资源匹配——效果反馈”服务闭环。

条块协同,破解难题。建立“1+3+N”(社区党委+派出所、司法所、律所+志愿服务队)矛盾调处机制,累计化解新就业群体纠纷20余起,疏通小区进门难、商圈停车难等堵点30余个。联动物业、互联网行业等6个行业党委,将服务触角延伸至全区40个快递网点、11个外卖站点,精准化解难题。

关爱暖“新”,打造全时服务生态圈

聚焦新就业群体吃饭难、休息难、学习难等现实需求,以场景升级、数字赋能为抓手,构建温暖生态,用心用情用力为新就业群体办实事、做好事。

学习友好,让思想浸润“随处可达”。在233个党群服务站、工会驿站设置“移动读书角”,张贴“学习强国”二维码,打造“10分钟学习圈”。组建“新心相印”宣讲团,邀请劳动模范、老党员等榜样典型,通过“微党课”“微宣讲”等形式讲述奋斗故事,开展心理疏导,满足新就业群体精神文化需求。

场景友好,让服务资源“一键触达”。推动商企礼遇,110个暖“新”食堂、640余家商户加入“十个一”微行动,提供5折修车、8元理发、就餐折扣等专属服务;开展“您点‘新’单我来‘跑’腿”“微心愿”线上征集活动,链接60家爱心企业助力300余人次圆梦。

数字友好,让指尖服务“一站通达”。推动阵地数字升级,通过二维码、小程序等绘制暖“新”导览地图,66个社区的大型住宅楼宇、医院公示地图索引,有效解决“找路难”问题;联合美团等平台在骑手APP点亮108处“歇歇角”位置信息,方便导引休息、充电等服务。

以心纳“新”,激活基层治理新引擎

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推动新就业群体从“服务对象”转变为“治理伙伴”,实现角色重塑、价值升华、治理共赢。

角色转换,彰显职业价值。吸纳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等担任特约“巷导员”,参与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反诈宣传等活动200余次;网约车企业组建12支爱心车队,开展助老助残、爱心送考、春运保障等活动,累计服务600余人次,让新就业群体的职业价值在奉献中闪光。

积分激励,激发参与动力。在全域推广“商居联盟”积分模式,小哥通过参与清洁家园、帮扶群众累积积分,兑换商户优惠及服务。依托“棠风送暖”小程序,集成“商企联盟”“积分兑换”等功能,77名网约配送员登记成为“兼职网格员”,协助上报治理问题200余条,形成“参与——积分——激励”闭环。

双向奔赴,实现治理共赢。组建11支“庐小哥”志愿服务队,快递车变身流动宣传站,用于宣传惠民政策;外卖箱贴上平安巡查标识,让平安的触角延伸到城市的每一单外卖、每一条街巷。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