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强服务新就业群体的爱心商家矩阵

王雪岩

近日,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委社会工作部印发《七台河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心联新”十项服务举措》(以下简称《举措》),强化对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的关心关爱。《举措》明确建强服务阵地集群、对红色驿站提档升级、招募聚集爱心商家、合力打造友好场景、关心关爱身心健康、常态化开展慰问关爱、多方做好权益保障、开展爱心“双向奔赴”行动、精准提供职业培训、着力提升城市礼遇十项关爱重点任务。

七台河市行业协会商会贯彻落实《举措》,融入“有感服务·无感治理”城市品牌建设,以党建引领汇聚行业力量,以暖心服务传递城市温情,构建“爱心商家”服务矩阵,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全方位关怀,形成了市委主导、行业联动、社会参与的良好格局。

强化党建引领,筑牢“红色堡垒”,激活服务新动能

坚持“党建+行业治理”双轮驱动,指导七台河市餐饮行业党支部牵头成立“党员示范商户联盟”,带动40余家餐饮企业主动申请成为“爱心商家”,在门店显著位置悬挂标识,承诺提供免费茶水、应急充电、冬季取暖等基础服务。针对冬季配送需求激增,协调增设2处“暖蜂驿站”并配备电暖器;针对暑期防暑需求,联合卫健部门开展“送清凉”专项行动,发放防暑物资200余份。针对网约配送员、快递员等群体流动性强的特点,依托现有53个新就业群体驿站,同步嵌入“爱心商家”服务功能,形成覆盖全城的党建服务网络,让党旗在新就业群体身边高高飘扬。

推进党建融合,点燃“城市温度”,构建服务新格局

依托市“小个专”综合党委打造的步行街商圈、大明街“汽配一条街”和南岸花园餐饮一条街3条特色党建示范街区,推出“五个一”服务清单(一把伞、一杯热茶、一张座椅、一套充电设备、一份应急药品),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群体受益”的协同机制,推动服务从“零散化”向“体系化”升级。针对新就业群体“高频需求”精准施策,在步行街商圈设置“暖蜂驿站”,整合商户资源提供24小时热水、微波炉加热、急救包等基础服务,同步接入市总工会“一键求助”平台,遇突发情况可直接联系附近商户或网格员;在大明汽配一条街,聚焦网约配送员、货车司机吃饭难、歇脚难问题,发动沿街餐饮商户延长午餐晚餐供应时段,推出“骑手套餐”(成本价提供热食),并设立“临时储物柜”解决配送物资存放难题;在南岸花园餐饮一条街,结合“夜经济”活跃特点,引导商户开放夜间外摆区域作为“临时休息区”,配备防蚊用品、驱寒姜茶,让晚归的新就业群体“热可纳凉、冷可取暖”。

注重示范引领,释放“乘数效应”,绘就共治新画卷

通过典型带动、辐射全域,七台河市行业协会不仅培育出一批“接地气、有温度”的示范性“爱心商家”,更以“头雁效应”激发“群雁活力”,推动关爱服务从“单点突破”向“全域覆盖”升级。在餐饮行业之外,商超、药店、维修等多领域商家也主动“接棒”,将“爱心”融入日常经营,让服务更有深度、更具广度。位于桃山区的“福源超市”是首批加入“爱心商家”的商超代表,除了在门口设置“骑手驿站”提供免费热水、应急充电外,还针对快递员、网约配送员工作特性推出“包裹暂存免保管费”“夜间购物绿色通道”等特色服务。“我们观察到快递员取件时间不固定,有时深夜才能送达,便专门延长了收银台服务时间,还腾出一块区域作为临时置物区,让他们放下包裹就能轻装跑单。”超市经理李大姐介绍,自加入“爱心矩阵”以来,超市日均服务新就业群体超30人次,不少骑手成了“常客”,还会主动帮忙维持门口秩序,双向奔赴的温暖在这里悄然升温。

从“一家牵头”到“百家响应”,从“基础服务”到“精准关怀”,七台河市的“爱心商家”服务矩阵正以“星星之火”点燃“城市温度”。越来越多的商家意识到,关爱新就业群体不仅是社会责任,更能通过服务升级吸引更多客流、提升品牌价值。越来越多的新就业群体感慨:“这座城市把我们当‘自家人’,跑单更有劲儿了,扎根的念头也更足了。”这份双向奔赴的温暖,正悄然绘就“有感服务·无感治理”的生动图景,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委社会工作部)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