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域友好场景 实现有效凝聚服务

近年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沿着建设友好小区、友好社区、友好城市路径不断拓展深化,全领域、系统化打造友好场景,切实解决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问题,有效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建设友好小区,打通配送“最后一百米”。制定实施《骑手友好小区(商圈)“七个一”建设指引》,解决快递员、网约配送员进门难、停车难、充电难问题。通过一图指引、一码通行、一岗暖新,有效畅通快递员、网约配送员配送通道。“一图指引”精准定位。在小区、商圈主要出入口张贴“骑手友好地图”,标明小区出入口、居民楼栋、卫生间、暖新商家位置,开辟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绿色通道、专用电梯间,划定快递员、网约配送员临时停车位,设置配套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等。“一码通行”提高效率。在小区、商圈门岗张贴“出入码”,骑手扫码登记即可30天内便捷通行。“出入码”准确记录每天进出的快递员、网约配送员信息,既提高了配送效率,也提升了小区安全管理水平。“一岗暖新”便捷服务。组织物业企业参与友好小区建设,在小区门岗设置“物业暖心示范岗”牌子,主动为快递员、网约配送员出入小区、临时停车等事项提供引导和帮助。目前,南海区243个大型住宅小区、主要商圈,已有208个完成友好设施改造。

建设友好社区,培育“创熟同路人”。把新就业群体纳入南海区“创建熟人社区”工作体系。以上门服务温暖人。安排110名社区党务工作者指导平台合作企业或站点,履行“六个一”职责,每季度至少联系一次、组织一场暖新活动、指导开展一次志愿服务、收集一次意见建议、培育一名治理骨干、储备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感受到党组织就在身边。以本地文化凝聚人。邀请新就业群体参加赛龙舟、烧番塔、百村篮球赛等民俗活动,强化他们的社区认同感、归属感。以基层治理引领人。吸纳新就业群体骨干加入兼职网格员队伍、发挥风险隐患预警“移动探头”作用,参加属地社区议事协商、为社区治理建言献策。

建设友好城市,完善“10分钟服务圈”。开发新就业群体用得上、有品质的“一站式”服务,把党的关爱送到心坎上。把阵地建在城市前沿。建设13个以政务服务、权益保障、心理健康等为主要功能的枢纽型新业态党群服务中心,46个以职业赋能、餐食加热、医疗救助等为主要功能的服务驿站,194个集用水充电、避暑避寒、歇脚如厕等功能于一体的嵌入式服务点,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友好阵地网络。引导企业担当服务主角。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建设党群活动阵地,由南海区委社会工作部指导、企业党支部负责运营,就近就便向新就业群体提供服务。以关爱彰显城市礼遇。推出新就业群体十大专属关爱礼包,赠送新就业群体“工会二次医保”2万人次,发动全区15家公立医院开展外卖骑手团体健康体检。举办新就业群体劳动技能大赛和技能培训,帮助其提升个人能力。组织新就业群体子女参加暑期公益夏令营活动,推出新就业群体爱心餐,建设新就业群体主题公园等,通过对个人、家属、群体的友好服务,让他们感受到城市的暖意,帮助新就业群体融入城市生活。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