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纽带连起“暖心桥”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北干街道金泰苑社区将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置于基层党建的突出位置,通过常态联系指导、打造骑手驿站等形式,着力优服务、强管理、促治理,全面构建起新就业群体与社区发展“双向奔赴”的良好局面。

党建引领,打造党员“温暖港湾”

聚焦新就业群体党员底数不清、流动性强、组织生活参与度低等问题,社区立足实际创新载体,切实破解新就业群体党员管理难题。一方面,根据萧山区委社会工作部下发的新就业群体党员数据,通过电话联系和上门走访相结合的方式,逐一比对核实党员身份,动态掌握网约配送员、快递员等群体中党员的数量与分布情况,确保“底数清、情况明”。另一方面,结合前期数据排摸结果,选取3~5个相邻站点组建“流动党员党支部”,将所有摸排到的骑手全面纳入管理;同时,社区建立新就业群体党员微信群,常态开展“10分钟微党课”活动,以线上组织生活的形式让党员骑手在工作间隙“充电蓄能”,切实增强党员骑手的身份意识与组织归属感。

高位统筹,绘就服务“一张图”

今年以来,萧山区委社会工作部聚焦“小哥友好城区”建设目标,研究制定并印发《关于加强萧山区新就业群体党建和服务管理工作的通知》,配套推出“优化一片服务矩阵”“派驻一名联络专员”“落实一批保障机制”“组建一支治理队伍”等“十个一”系列举措,切实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目前,已在全区152个住宅小区、商务楼宇推广杭州“小哥码”,重点破解网约配送群体“进门难、找楼难”等痛点问题;升级完善面向新就业群体开放的综合性驿站87个,构建“15分钟服务圈”;打造小哥专用车位、充(换)电设施、专属取餐区、智能外卖柜等友好场景195处,持续优化网约配送群体工作环境;强化“歇会儿吧”暖“新”服务点公共标识应用,累计联动200余家爱心商家力量,就近就便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便利服务,着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的浓厚氛围。

联动破题,构建高效管理体系

聚焦新就业群体日常管理难问题,社区坚持“线下+线上”同步发力,构建精准管理体系,实现“统得起、兜得住、管得好”。一方面,依据区委社会工作部制定的《网约配送站点党建工作指引》,将站点纳入社区网格管理范畴,每周开展联系走访,动态摸清站点情况,实时掌握群体思想动态,增进与站点的沟通联络。另一方面,创新“线上走访”模式,通过建立骑手微信群,定期组织线上座谈会,与骑手保持紧密联系,全方位了解骑手的所思所盼,并结合需求梳理“服务清单”,让骑手漂泊的心有了温暖的归属。

关爱赋能,织密全域服务网络

围绕新就业群体关心的日常小事,社区充分整合服务资源、布局服务场景、优化服务供给,着力打造有温度、见实效的关爱服务体系。在阵地建设上,社区秉持实用原则,在众安·国泰花园小区北门打造“先锋骑手驿站”,配备一体式桌椅、微波炉、WIFI、医药箱、共享雨伞等设施,实行“24小时不打烊”模式,让骑手在工作途中能歇脚充电;同时,在小区门口增设“友好泊位”,在划线处设置醒目告示牌,有效避免骑手因停车问题与物业保安产生摩擦。在资源链接上,结合全区“歇会儿吧”公益服务项目,在胡庆余堂萧山分馆布局打造“歇会儿吧”服务点位,满足“累了能歇脚、渴了能喝水、急了能如厕”等需求,受到新就业群体广泛赞誉。在权益维护上,针对部分骑手法律意识淡薄、合同签订不规范等问题,联动社区调解委员会、法律顾问等专业力量,为骑手提供合同审查、纠纷调解等维权服务,切实筑牢权益保障网。在心理服务上,开设“小苔花听你说”心理访谈专线,定期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开展线上线下心理健康讲座,帮助骑手缓解工作压力、调节情绪状态,助力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共建共享,搭建双向融入桥梁

社区坚持以服务为纽带拉近与新就业群体的距离,从情感联结、参与平台入手,推动骑手更好融入社区生活,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和谐氛围。组建“骑手观察员”队伍,鼓励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党员骑手发挥走街串巷的优势,通过“随手拍”等方式及时反馈环境卫生、安全隐患等问题,让社区能更及时捕捉基层需求。设立“骑手公益日”,每季度固定一天组织优秀骑手参与关爱独居老人、文明宣传等社区活动,让骑手在服务中感受社区温情,增进对社区的认同感。实行“积分激励”制度,骑手参与平安巡查、文明劝导、提出合理建议时,可获得“街坊汇”积分奖励,积分可用于兑换生活物资、参与技能培训等,让骑手在参与社区事务中收货实在回馈,更主动走进社区、融入社区。

从“被服务者”到“共参与者”,从“单向关怀”到“双向互动”,金泰苑社区以服务为纽带,用温度架起桥梁,让新就业群体在城市中找到家的归属感,也让社区因这份双向的温暖互动更添烟火气与凝聚力。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委社会工作部、萧山区北干街道金泰苑社区供稿)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