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建议征集是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有效工作机制,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服务人民群众的重要内容。2024年以来,山东省临清市委社会工作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着力建强征集体系,拓展征集渠道,激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积极性,推动建议成果高效转化,切实提升基层治理质效。
健全机制体系,打造善治“金钥匙”
完善工作体系,强化统筹协调。加强跨部门协同联动,整合政府、人大、政协等部门资源,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委社会工作部门统筹协调、各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将人民建议征集有机融入全市中心工作,加快形成统分结合、上下联动、高效协同的工作格局。
完善工作制度,优化征集流程。建立建议接收、转送、督办、转化和反馈的闭环管理机制。对转送、交办的人民建议,督促承办单位按期办理并反馈结果,定期抽查办理成效。对于具有创新性、可行性的政策发展类建议,组织职能部门专题研究讨论,累计分类形成城乡建设、民生保障、文旅发展等6大领域专题报告13篇,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创新征集举措,广纳民智民意。聚焦基层治理难题,创新方式方法。针对大型融合社区治理难题,创新开展“周末寻事”活动,组织社区工作者、网格员等利用周末时间深入居民、商户征集建议、摸排需求、化解矛盾,推动解决民生实事、整改安全隐患。围绕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服务保障等热点,依托“圆桌议事会”“马扎议事厅”等平台开展“我为家乡献良策”活动,线上线下收集意见建议,梳理形成“需求清单”;联合整改资源,制定落实“服务清单”。
畅通渠道网络,汇聚发展“金点子”
增强队伍支撑,提升建言水平。遵循“双向自愿”原则,从社区工作者、行业协会商会等领域遴选32名特邀建议人,发挥其专业特长和联系群众优势,在相关行业内深入调研,积极建言献策。充分发挥“两代表一委员”作用,以“刘英顺党代表工作室”为试点,创新推行“四单”(群众点单、组织下单、党员接单、群众评单)办事联结机制,累计协调解决问题270余件。
拓宽征集渠道,延伸工作触角。将人民建议征集深度融入社会治理各环节,线上线下协同发力,构建多元化、便捷化征集网络。积极发动“两长七员”(网格长、党小组长〈楼栋长〉,党员、红色代办员、物业管理员、健康守护员、平安护航员、矛盾调解员、文明劝导员)广泛收集社情民意,累计走访家庭1684个,收集意见建议175条。优化升级线上平台,实现建议征集、筛选、处理、反馈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打造“全天候、全覆盖”便捷征集模式,确保群众“随时可提、随处可提”。
强化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在“临清社会工作”微信公众号开设建议征集专栏,设计制作“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全流程图解”宣传海报,组织“骑”聚临清“微倡议”、友好“新”场景携手共建主题微创意等线上线下活动,为新就业群体派发印有征集品牌标识的帆布袋,增强工作认同感和影响力。指导社区依托“红社联建”机制,设立“红社益站”,依托“双报到”单位开展义诊、矛盾调解等公益服务,切实把关系群众利益的“关键小事”办成惠民生、暖民心的“暖心实事”。
深化成果转化,共享善治“金果子”
服务重点项目,凝聚发展共识。紧密结合“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精准施策。对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的产业发展提质、文旅融合提速等6个重点突破项目开展专项征集,分类汇总研究转化为4项长效机制,实现“解决一类问题、建立一套机制、提升一个领域”。围绕发展所需、基层所盼,聚焦小切口、可操作性问题,邀请建议人开展“点题式微调研”,形成高质量、接地气的调研报告。
聚焦急难愁盼,解决实际困难。紧紧围绕养老、就业、医疗等关键民生领域,汇聚民智解难题。针对破解老龄化对基层治理的制约问题,探索推行“走街(入户)、拉呱(恳谈)、跑腿(代办)、刷脸(逐步熟悉)”工作法,解决矛盾困难。针对村改社区“原村民”融入难题,开展“三建两清”(建强小区党组织、建优党群服务体系、构建联建共建机制,清查公共收益、化解矛盾隐患)行动,成功化解矛盾隐患95次,不断提升党建引领下的多方共治水平。
协同发力,提升治理成效。探索人民建议征集与人大代表建议、司法建议、监察建议等协同联动,密切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协作配合,促进人民建议由“办理”向“办复”“办实”转变,持续提升社会治理成效。在城市试点建立“幸福社区”惠民服务联盟,招募各类爱心商家、“两新”组织等承接社区活动,并提供物业服务、法律咨询等无偿或低偿服务。通过“幸福社区”惠民服务联盟累计提供服务1957次,实现社区各类资源力量有效整合。
(山东省临清市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