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合力 激发活力 县域基层治理开新局

徐勇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要更好凝聚服务群众,健全群众利益协调机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安徽省临泉县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建引领,加快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助力临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聚焦党建引领,以系统思维凝聚合力。持续规范基层党组织设置,整合企事业单位等资源,构建起“街道统筹协调、社区紧密联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治理体系。织密网格体系,推动党建、综治、民政等“多网合一”,广泛吸纳村干部、党员、“五老”、志愿者、退役军人、公益岗人员等为网格员,全县共划分网格5599个,选优配强9006名网格员。创新群众参与方式,召开“村头群众会”,与群众面对面谈心、零距离交流。推广积分制管理,开展“美丽庭院”评选,创建“皖美红色物业”,发动群众排查风险隐患,主动参与基层治理。

聚焦队伍建设,以“头雁效应”激发活力。优化配备强主力。加强村(社区)“两委”班子队伍建设,对村党组织书记履职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及时调整不胜任干部。2024年以来,调整村(社区)党组织书记13名、村“两委”干部107人,储备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480人。精准培训提能力。围绕乡村治理、矛盾纠纷化解等开展专题培训,组织406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开展集中轮训、112名农村党员开展“双技”培训、36名村党组织书记开展“擂台比武”,让基层干部有能力、有办法解决群众诉求。做实保障增活力。拓宽村党组织书记晋升渠道,2名村党组织书记被招录为乡镇公务员,3名村党组织书记被选拔任用为乡镇领导班子成员,11名村党组织书记进入乡镇事业编制。落实村(社区)干部报酬待遇正常增长机制,提高全县村(居)民小组长(网格员)待遇,不断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聚焦急难愁盼,以“民呼我为”务求实效。做实“有事找书记”工作机制,通过设立“书记接待室”“接诉即办”平台转办等方式,引导群众有事找“第一责任人”、找书记。深化“书记领办”项目,压实县、乡、村三级书记责任,按照“县级书记围绕专项问题、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书记围绕群众身边问题”原则,确定领办项目,精准选题,联动破题,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入实施“四议两公开”,对涉及群众重大利益的农村发展规划、较大经济社会发展项目的确立、固定资产购建、土地发包等事项,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加强群众监督,细化议事程序,提高村级议事决策质量。

(作者系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委社会工作部部长)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