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充分激发网格员、志愿者、新就业群体等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参与基层治理,以共建共治共享架起服务群众的“暖心桥”,全力打造基层治理新格局。
“五和众议”,凝聚合力激活力
在嘉善县一个小区“睦邻共享厅”的“周三夜谈”活动中,多名居民反映高层罗马柱围挡因年久失修,存在脱落风险。面对罗马柱随时可能掉落的风险,社区第一时间组织物业服务企业、开发商、业委会召开专项会议,及时敲定改造方案,定期通报改造进度,邀请代表监督质量,完成了105处高危围挡改造。
嘉善县通过整合党群服务中心、凉亭长廊、小区架空层等资源,高标准打造“红茶坊”“民生议事堂”等村民家门口的议事协商阵地,常态化开展板凳议事、廊下说事、民情恳谈等议事活动,切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过去遇到难题,各方责任界限不清晰,现在三方围坐一桌,问题在阳光下摊开,责任在协商中明晰。”嘉善县罗星街道新洲社区党支部书记深有体会。在“有事大家议”的过程中,注重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决策、自我服务,形成了“党建引领、共治共管、共建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模式。
“一户一表”,摸清民情解民忧
“没想到我反映的问题,你们放在心上,这么快就帮我解决了。”某小区的余阿姨一直为屋顶漏水而烦心,想了很多办法也没解决。社区工作人员在开展“一户一表”走访中了解到相关情况,立即组织人员多次勘查渗漏点,联合物业服务企业制定维修方案,很快便解决了她的烦心事。
余阿姨的故事是“一户一表”治理模式的缩影。嘉善县针对基层治理实际,以系统化思维推进“一户一表”,通过将数据采集、需求响应、服务反馈串联成环,每月重点围绕居家养老、环境治理、物业服务等方面,精准梳理群众反映强烈、具有普遍需求的民生事项,充分挖掘其自身资源以及社会资源,高效链接群众需求,把“小表格”变成基层治理“大引擎”。
“善城有爱”,服务群众暖人心
在大云镇缪家村村民大食堂内,一场聚焦“一老一小”群体的志愿服务火热开展。志愿者们通过多元化服务精准对接需求:面向老人开设健康义诊、免费理发等便民项目,解决老人日常所需;针对儿童设置趣味游戏、安全知识课堂等,寓教于乐,助力健康成长。
“红马甲”的足迹遍布嘉善县的每一个乡镇(街道),形成跨越9个镇街的温暖轨迹。在西塘镇,整合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点、快递网点等资源,形成“骑士加油站”“暖锋驿站”“党群连心服务亭”等常态化服务阵地,常态化开展“叮咚!这里有100份‘粥’到礼”等暖心服务活动,让新就业群体感受到“家门口的幸福”。“只要还能付出,我就会一直做下去。”“爱在善医”志愿团队的一名志愿者表示,她平均每年志愿服务时长超过450小时。
在嘉善县,通过开展系列志愿服务,进一步弘扬志愿精神,广泛调动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形成了“人人志愿者、处处马甲红”的最美风景。
(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王燕华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