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基层党建是抓好基层工作的“牛鼻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区治理得好不好,关键在基层党组织、在广大党员,要把基层党组织这个战斗堡垒建得更强,发挥社区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把社区工作做到位做到家,在办好一件件老百姓操心事、烦心事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建强基层党组织。完善“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联动体系,将党组织的引领力延伸至小区、栋楼,确保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把实事办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党支部或党小组建在网格上,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及时了解掌握社情民意、矛盾纠纷、安全隐患等情况,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将问题解决在网格内。
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实际行动服务群众,不断巩固党的执政根基。“党建引领接诉即办”改革不断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人民城市建设各方面,“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得到长期坚持并不断发扬光大……广大基层党组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党心民心更加凝聚。
推动解决要事难事。大力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采取“网上听民声”“敲门问建议”等方式,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倾听群众呼声、找准问题症结,调动各方资源力量,找准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把为民实事办好。推行网上办事、自助服务、移动服务等智能化服务模式,方便群众办事,提高服务效率。
党的基层组织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服务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近年来,各地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从老旧小区改造到建设社区食堂、日间照料中心,从改善社区环境到丰富居民业余文化生活,从建设“十五分钟生活服务圈”到提高物业服务水平,巧用党建一根“针”串起为民服务千条“线”,办好群众的“关键小事”,正是基层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水平的生动体现。
(本刊编辑部)
(责编:闫涵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