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 勇毅前行 奋力推动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张圣祥

社会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幸福安康。安徽省马鞍山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社会工作会议和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座谈会、全国社会工作部长会议精神,统筹抓好新兴领域党的建设、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凝聚服务群众工作,奋力推动全市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抓质效、求实效

聚力提升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水平

抓好“两个覆盖”工作。通过高位推动、专班推进、分类指导、深入摸排、联合会审,完成全市1.36万家“三有”(有固定经营场所、有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有10名以上员工)非公有制企业摸排工作。目前全市34家重点类别企业已全部单独建立党组织,“三有”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覆盖率稳步提升。

激活“链上赋能”强引擎。探索形成园区党工委联统、产业链党委联抓、产业链企业联动、职能部门联推的产业链党建“四联模式”,培育重点产业链党组织13个,链接企业331家。制定产业链党委运行规则,和县新材料产业链联合党委推动36家企业工业副产品上下游协同循环,创造产值超10亿元。

深化行业协会商会改革新路径。建立市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部门联席会议机制,明确72家行业协会商会与业务主管单位、主要行业管理部门一一对应关系。组建“三师”(律师、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服务团,举办5场“三师助企”活动,500余家企业参与,现场咨询、解决问题90余个。

构建新就业群体服务圈。把关爱凝聚新就业群体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持续做好创建友好场景、举办职业技能竞赛、推动司机之家建设等10项暖“新”实事。新建花山区“星悦广场”“大华广场”友好商圈,郑蒲港新区“临港驿站”、军民路美食街友好街区等,进一步扩大对新就业群体的服务半径和服务供给。培育“城市的眼睛”党建品牌,成立10支新就业群体志愿服务队,探索“服务换积分、积分兑服务”等模式,引导其参与基层治理。

盯重点、破难点

持续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

书记领办破难题。坚持问题导向,广泛收集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人民网留言等渠道群众所反映问题,汇集全市基层治理相关建议320余条。通过走访调研、多方研判等方式,精准聚焦基层治理痛点难点,确定2025年四级书记领办项目608个,涌现出“美历代办”“溪”望幸福、“老有所学、幼有所育”等一系列优秀项目,涵盖产业发展、“一老一小”、民生服务等各领域突出问题。

基层减负增效能。创新开展“三减三提”专项行动,牌子减少61%、台账减少46%、证明减少35%,推动提效能、提治理、提满意度。打造“全科社工”服务管理模式,系统减少不合理事项、合并同类型事项、调减重复性事项,明确责任清单、优化服务流程,使社区工作者行政事务工作量下降60%,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为民服务中去。

队伍建设强根基。在完成社区工作者配备任务的基础上,抓“头雁”,举办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专题培训班,对120余名基层党组织书记开展系统培训;举办4期“巷为心声”书记交流分享会,推广基层治理优秀实践经验30余项。抓队伍,实施“薪火筑梦”导师帮带制,选派10名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与新人结对,跟岗学习提能力;组织全市社会工作职业技能大赛;动员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报考率83.1%、通过率32.02%,实现双提升。抓典型,雨山区贵都社区的优秀专业社工被推荐参评省基层治理先进个人,营造了在岗爱岗、崇尚实干、勇于担当的良好氛围。

文明善治润民心。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努力搭好“一约三会”平台,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制度,切实推动乡风文明焕发新气象。推广运用“六尺巷”工作法,发扬“礼让和谐”的文化内涵,形成以“晓事化了”“望闻问议”“平心而论”为代表的基层善治实践,有效促进矛盾纠纷化解。

听民声、惠民生

扎实做好凝聚服务群众工作

全力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充分发挥信访工作“晴雨表”作用,用好信访工作联席会、领导干部接访制度,深入推进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和“民声呼应”会商调度机制,总结信访处理意见法制审查做法,有效提升矛盾纠纷的化解效率和公信力。

用心用情回应民意。持续优化升级民声呼应平台,提升办理质效、强化隐患排查、兜牢底线防范,并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纳入领导干部“大接访”活动,推动重难点问题化解。会同信访局构建人民建议征集体系,健全与人大、政协的常态化对接机制,梳理4条高频诉求作为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的参考依据。

做优做强志愿服务。常态化开展“一月一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开展活动1500余场,服务群众超10万人次。坚持“小切口”,优选40个“小而美”志愿服务项目,推动70家单位和66个社区成功牵手。深化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建立“3×3工作模式”(三个清单、三个层次、三个阶段),有序有效推进标准化建设。

新征程上,社会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马鞍山市将始终坚持党对社会工作的全面领导,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优作风,聚力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提质增效,着力破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重点难点,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凝聚服务群众工作,全面谱写新时代马鞍山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作者系安徽省马鞍山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

(责编:闫涵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