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竹西街道竹西社区是一个集中安置社区,服务居民近万人。面对信息化不足、流动人口多、服务需求复杂化、居民参与度不高等治理难题,竹西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链接整合多方资源,社区工作者、专业社工、志愿者协同发力,“线上+线下”双线融合开展服务,探索“三方联动+双线服务”模式,让社区治理焕发出新的活力。
线上接单+线下服务,便民服务“零距离”
“以前办理业务,得跑好几次,找不同的人,现在好了,只要找到一个全科社区工作者就能办所有事。”居民王阿姨感慨道。目前,竹西社区共有14名工作人员,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持有率达100%。竹西社区通过“全岗通”人员培养、例会交流、业务轮岗模式,使社区工作者的综合业务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得到提升。
“有一次,我在‘社服’平台上看到张阿姨咨询独生子女奖扶政策,就立即联系了她,详细解释了申请流程和所需材料。”社区工作者小林回忆道,“张阿姨准备好材料后,我帮她在线上提交了预约办理,没过多久就办好了。她特别高兴,说这样的服务太方便了。”竹西社区依托“社服”平台实现了线上线下无缝衔接,居民在线预约办理生育登记、独生子女奖扶金申领等业务,所属片区的网格长及时响应。
今年以来,竹西社区通过线下全科社区工作者接单,线上平台“一网通办”办结事项189件,线上答复各类咨询事项265件,让居民们切实感受到了“只找一人,能办所有事”的高效便民服务。
邻里互助+化解矛盾,社区和谐“展新颜”
“玉贵”调解室是竹西社区的一张闪亮“名片”,汇聚了热心居民、退休党员、爱心商户、业委会成员等,他们用智慧和热情,为居民们排忧解难。
“一天,小区里两户居民因为噪音问题吵得不可开交。”社区志愿者老田回忆道,“我赶紧过去了解情况,原来是一家装修,另一家嫌太吵。”一看装修的那户正好是一位老熟人,便赶紧劝说,能不能调整一下装修时间,避开休息时间。经过一番沟通,最终双方各让一步,握手言和。
“玉贵”调解室成立以来,累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百余起,为困难群体提供法律援助50余次,在解决损害赔偿、婚姻家庭、邻里摩擦、物业纠纷等问题中,交出了调解成功率与当事人履行率双百的答卷。社区志愿者们利用自己“人熟脸熟”的优势,让社区的矛盾化解变得更加高效。
此外,竹西社区还建立了积分制激励机制,调解队队员老田因接单量高、处置效率高,获得了“调解达人”荣誉和相应的积分奖励。“这不仅是荣誉,更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老田笑着说。
专业服务+精准关爱,幸福指数“节节高”
“一老一小一困”是竹西社区重点关注的群体,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专业社工的优势与居民的需求精准对接,为居民提供专业、贴心的服务。
“我们针对特殊儿童开展‘童力同行,相伴成长’服务项目。”专业社工小娜介绍道,“通过专业的康复训练和心理辅导,孩子们有了很大的进步。有一次,一个孩子在训练后开心地对我说,他现在能自己穿衣服了。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竹西社区还开展了“爱心守望”志愿服务助力社区养老服务等10余个项目,服务达3000余人次。竹西社区开设劲松残疾人之家,设置有康复训练室、日间照料室、辅助性就业室等十大功能室,并配套了无障碍电梯、无障碍洗手间等设施,为残障居民提供专业化服务。这里有友爱日间康复训练、手工课程、趣味运动会、读书会,从政策扶持到关爱帮扶,从文化享受到社会交往,劲松残疾人之家全方位的关怀与帮助,丰富了残障居民的生活。
科技赋能+多方参与,社区治理“人人参与”
竹西社区依托“竹西全晓”数字平台,构建“线上+线下”联动体系,实现了全覆盖、高效率、精准化、智能化治理模式,减轻了基层工作负担。同时,全科社区工作者、专业社工、志愿者实现互联互动,织密了基层治理服务网络。
“现在,社区居民从社区服务的线上端口可自主下单。”社区相关负责人说道,“整个数字系统采用的是闭环管理机制。通过居民线上点单、系统派单、社区接单、居民评价反馈,让居民们参与社区自治和服务管理,逐步实现社区治理人人参与。”
竹西社区通过全科社区工作者的“全岗通”服务,使居民享受到高效便捷的办事体验;志愿者的“人心通”调解,让邻里关系更加和谐融洽;专业社工的“专项通”保障,则为困难群体撑起了“幸福伞”。这三支队伍的协同发力,线上线下双线服务深度融合,解决了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激发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竹西社区“三方联动+双线服务”模式,不仅提升了社区治理效能,更让居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作者系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竹西街道竹西社区党委书记)
(责编:闫涵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