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保定这座千年古城的街巷间,每天有众多快递员穿梭忙碌着,全年22.32亿件快递包裹从这里发往各地,带动1000亿元本地产品外销,高阳毛巾、白沟箱包、安国中药材等特色产品借助快递网络走向全国。这组亮眼数据的背后,是保定市快递行业协会以党建为“红色引擎”,构建“党建引领、行业联动、企业聚力、小哥同心”的生动注脚。
党建铸魂,筑牢行业发展“压舱石”
“以前觉得党建是‘虚活儿’,现在才明白,党组织就是企业发展的红色引擎!”涿州市立马物流党支部书记韩文明的感慨,道出了保定市快递行业党建工作的深刻转变。2018年,涿州市立马物流率先成立党支部,从最初的3名党员发展到如今12名党员,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打造“爱心小火车”党建品牌,企业实现了从“要我建”到“我要建”的思想转变,2024年企业获评“全国邮政行业先进集体”。
夯实组织基础是党建引领的首要任务。在推进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过程中,保定市快递行业协会积极配合保定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快递行业党委,构建“市级统筹、县级覆盖、企业落地”的三级党建工作体系,推动保定市6大主流快递企业建立党组织,目前已有5个快递企业党组织成为行业标杆。针对快递行业党员流动频繁的特点,推动属地、行业管理部门将355名党员快递员纳入规范管理,选派31名党建工作指导员驻点指导,实现“党的工作无死角、组织覆盖无盲区”。
服务赋能,打通小哥心坎“中梗阻”
“没想到能在送快递的路上,吃上一口热乎饭,感觉心里暖乎乎的!”快递员李师傅在新打造的暖“新”驿站,难掩激动之情。为切实解决快递小哥送件路上吃饭难、休息难等问题,保定市快递行业协会主动对接市委社会工作部、市邮政管理局等部门,反映小哥面临的实际困难,建议在快递网点集中的路段升级或打造一批驿站,方便小哥在奔波的途中歇歇脚、吃口热乎饭。在多方共同努力下,保定市共建立900余个暖“新”驿站,让快递员有了一个“温暖的家”。
聚焦快递员最关心的权益保障问题,行业协会牵头搭建多方联动服务矩阵:联合市邮政管理局、市司法局在11个县(市、区)成立邮政快递行业劳动争议调解中心,2024年成功调解纠纷14起,为快递员挽回经济损失80余万元;联合工会开展“免费健康体检”活动,覆盖8000余名一线快递员,把关怀送到岗位上、心坎里。
望都县快递员张志远的经历,是众多快递员成长的缩影。2024年9月,他在配送途中遇到客户突发心脏病,凭借日常培训掌握的急救知识,及时协助客户服药并联系救护车。“公司经常组织技能培训,不仅教会我们做事,更教会我们担当。”张志远说。
平台聚力,构建产业协同“生态圈”
“以前发毛巾到外地,运费高、时效慢,现在通过‘快递+产业’对接,年发件3.5亿件,成本降了20%!”高阳毛巾企业负责人的感慨,折射出党建赋能产业协同的显著成效。保定市快递行业协会依托“保定递”党建品牌,在市邮政管理局指导下,协助搭建“企业合作、资源共享、产业联动”平台,助推快递服务与地方特色产业深度融合——在安国中药材市场,开通“快递+中药材”专线,实现药材“次日达”,年业务量超千万件;在白沟箱包产业带,促成快递企业与电商平台合作,提供“仓储+配送”一体化服务。
从“单打独斗”到“协同发展”,保定市快递行业协会以党建为纽带,串联起企业、小哥、社会三方力量,走出了一条“党建强、行业兴、小哥乐”的发展新路。
(本报通讯员 李沫霖 吴志新)
(责编:闫涵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