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街巷,快递员的三轮车穿梭在老旧居民楼间;午间的工业区门口,网约配送员忙着为坚守岗位的工人送上热乎乎的饭菜;夜幕降临后,货车司机仍在物流园区装卸货物,确保生产物资及时供应……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新兴区立足煤炭生产、商贸集散核心区的区位特点,创新“三维联动”工作法,通过机制破题、阵地赋能、激励聚力三项举措,将快递员、网约配送员、货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
健全完善制度机制
让新就业群体参与有渠道
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的难点在于缺乏稳定的对接渠道和清晰的角色定位。新兴区聚焦此项难题,着力构建“党组织统筹+行业联动+属地衔接”的三级联动体系,让参与路径看得见、摸得着。针对新就业群体流动性强、结构复杂的特点,新兴区充分发挥三级联动体系的积极作用,凝聚邮政管理、市场监管、工会等10余个部门及群团组织,形成全域覆盖的党建工作网络。建立“1+N”联络机制,在街道(乡镇)设立“新就业群体治理联络站”,每个站点配备1名党建工作指导员和多名行业联络员,专门负责收集诉求、发布隐患排查、文明劝导等治理任务。结合新就业群体走街串巷、熟悉路况的职业优势,推出岗位认领清单制,梳理出“民情信息员”“安全巡查员”“政策宣传员”等8类岗位,明确职责与流程,供其自主认领、灵活参与。
“从‘被服务’到‘去服务’,身份的转变让我们更有归属感。”快递员小李如今多了一个新身份——社区“民情信息员”。在一次派送途中,他发现小区消防通道被堆物堵住,便立即将情况反馈至社区,问题当天就得到解决。
为解决新就业群体的急难愁盼问题,新兴区创新开展“新就业群体座谈会”活动,定期召集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等新就业群体与社区工作者、商户代表、群众代表面对面沟通,让新就业群体和居民群众提问题、提建议,共同商议解决辖区治理难题。“一些老旧楼附近停车太难了,每次我在周围找车位都需要很长时间,有好几次我的订单差点超时。”网约配送员小陈在年初的一次座谈会上说出自己的苦恼。经大家共同商议,社区联合物业服务企业对辖区内停车问题进行专项整治,为快递员、网约配送员划定专门的车辆停放区域,并设置清晰指示牌引导,不仅有效缓解了配送高峰期停车压力,还减少了因停车不当造成的交通拥堵和安全隐患问题。
打造暖“新”服务阵地
让新就业群体参与有归属
以“暖心服务”激发“治理活力”,通过场景化赋能,让新就业群体“走进来、融进去”,增强参与社区治理的归属感。新兴区紧扣“15分钟可达休息地”要求,整合资源建成集“奋斗者之家”“工会驿站”“暖蜂驿站”为一体的“红色驿站”23处。“夏天有凉茶解暑,冬天有热水暖手,累了还能在驿站休息。我们在这里还能用‘治理积分’兑换体检套餐、商家折扣、免费洗车等福利,真是太贴心了!”网约配送员小张在兴富街道“红色驿站”一边给手机充电,一边点赞这里的服务。
做好新就业群体的关心关爱工作,必须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其中。新兴区积极作为,全面启动“爱心商家”招募聚集活动。今年以来,新兴区共发放《心联新·心服务 爱心商家招募倡议书》240余份,56家商户积极响应号召成为“爱心商家”,其中药店、餐饮店、生鲜超市等商户根据自身经营特点,在经营场所设置“休息角”,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健康咨询、折扣快餐、饮水充电等优惠服务,让新就业群体在奔波途中能临时休息。“药店工作人员主动给我们测血压,还说有不舒服随时来咨询;楼下包子铺每天早上给我们留热乎乎的早餐,比平时便宜两块钱。这些商家的暖心举动,让我们都觉得心里温暖。”网约配送员小周开心地说道。
新兴区煤矿、焦化企业集中,货车司机群体庞大。根据这一情况,物流园区、产业园区等货运企业密集区域建设“司机之家·爱心服务站”,由行业主管部门和属地社区共同管理,为货车司机提供各种临时休息、免费热水、冰镇饮料等便利服务,即使路途遥远,也能让货车司机在临时停靠时感受到温暖。区委社会工作部联合交通、工会等部门,定期开展“夏日送清凉”“冬日送温暖”活动,为货车司机送上防暑、防寒物资,定期组织健康体检和心理疏导。“以前蹲在路边吃盒饭是常态,现在驿站里能热饭、能休息,感觉有了‘家’!”货车司机王师傅的感慨道出了许多货车司机的心声。
完善激励保障措施
让新就业群体参与有热情
长效参与离不开正向激励,不仅要让新就业群体感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也要确保他们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新兴区将参与治理与权益维护紧密融合,对参与基层治理表现突出的新就业群体,在劳动纠纷调解、子女入学咨询等方面优先提供服务。比如,全区联合保险公司推出“治理意外险”,为积极配合社区参与社会治理的新就业群体免费投保。区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司法部门开展“法治护航”行动,为新就业群体免费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提升工作中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差评消消乐”机制是新兴区落实权益保障的重要举措之一,推动街道、社区帮助新就业群体与客户沟通消除差评,使他们工作有奔头、有希望。新兴区组建了“新就业群体维权工作组”,针对新就业群体的意见诉求进行筛选分类,分流至各相关单位进行解决。“没想到拖欠的工资这么快就追回来了,多亏了咱们的工作组!”前不久,快递员小周通过“权益诉求热线”反映薪酬问题,工作组及时介入协调,三天内就帮他拿到了工资。
为鼓励新就业群体主动参与基层治理,新兴区定期开展“治理先锋”评选活动,旨在奖励基层治理工作中表现优秀的人员。“民情信息员”小李是一名快递员,今年2月,他在派送途中发现一栋居民楼玻璃破碎,居民坐在窗口行为异常。小李及时上报了情况,并配合社区、公安、消防等工作人员将该居民救下。小李因为常年帮助辖区群众,主动参与基层治理,获评第一季度“治理先锋”。目前该评选活动已开展6期,选树优秀典型24人,帮助群众解决各类困难80余件。这种正向激励的方式,让新就业群体感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注入“新”活力。
新兴区持续深化拓展《七台河市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心联新”十项服务举措》,推动建立“身份转化”通道。对于长期投身社区治理工作,且展现出优秀能力与良好素养的新就业群体,将其纳入社区后备人才库进行重点培养,经区委综合考量后,可推荐其担任社区工作者或者物业管理人员。通过“身份转化”的方式,有效激发新就业群体热情,为进一步提升社区治理的专业化与长效化水平贡献力量。
(作者系中共七台河市新兴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
(责编:闫涵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