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 奏响基层治理协奏曲

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委社会工作部立足县域实际,积极破解基层治理力量分散、服务供给不精准、特殊群体需求难以满足等难题,大力探索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治理新模式。通过整合社区、社会组织、专业社工等资源,精心培育、推广基层实践样本,涌现出一批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先进社区,绘就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图景。

党建引领聚资源,信息联动增效能

和顺县委社会工作部充分发挥统筹协调职能作用,以党建引领、整合资源、信息共享三方面为抓手,着力优化基层治理效能。

党建引领定方向。明确将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模式作为创新基层治理的重要路径,建立相关组织架构,统筹229个党组织、2120名党员志愿者全部进社区,形成党建引领一体推进的“党建+志愿服务”模式。

资源整合强基础。建立网格员、专业社工、志愿者联动服务机制,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作用,建立供需服务台账;针对社区不同人群开展需求评估、项目策划、资源链接、服务培训等项目;通过专业化的志愿服务,提供广泛、灵活的人力支持和服务补充。

信息共享促联动。聚焦“和风顺暖”志愿服务品牌建设,由和顺县委社会工作部牵头、和顺县志愿者协会等单位承办,建立专业社工、志愿服务、志愿服务项目三大信息共享机制,促进县级层面治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流动。

多元共治谋幸福,“一社一品”暖民心

在和顺县委社会工作部的指导和支持下,各社区结合自身特点,探索出各具特色的实践路径,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和顺经验”。

“七彩服务”绘就治理新画卷。南城社区党委积极探索“党建+志愿服务”模式,创新推出“七彩服务”(即红色代表党建引领,橙色代表专业社工,黄色代表助老服务,绿色代表生态保护,青色代表青少年服务,蓝色代表应急救援,紫色代表技能科普)。通过“七色”分类精准对接多元需求,持续优化提升“一老一小”服务水平,把暖心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例如,“黄色帮扶”聚焦为“空巢老人”提供菜单式服务,“紫色科普”邀请专业人士进社区厚植群众精神文化沃土,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网络,极大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四双机制”打造融治新格局。北城社区以“四双机制”(双报到、双报告、双服务、双评价)为支撑,构建“党委领导、专业赋能、志愿协同、群众参与”的“社区+”融创治理模式。社区党委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精准对接环保、医疗、教育等系统的在职党员资源,发动青少年和群众组成志愿队伍,形成“多维一体”志愿服务矩阵。通过“双清单”动态管理、“在职党员报到服务”制度等机制保障,实现了服务精准落地,例如“环保老师趣味课堂”、医疗义诊等活动有效提升了群众素养、社区环境、志愿活力及自治水平。

“多元融合”探索资源联动新模式。东城社区聚焦志愿服务与品牌化建设,精准对接居民日常需求,精心涵盖长者关怀、便民服务、环境美化、儿童陪伴等多元场景。同步推进品牌项目创新。例如,“行走的便民议事站”以“1+3+N”联席议事模式高效运作(即一个社区党委+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居委会+多家解决民生难题的参与单位),切实破解各类民生难题;“心灵解忧屋”汇聚律师、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等专业力量,为群众提供心理疏导服务;“梁余女性”公益协会站点延伸“爱心妈妈”品牌(“梁余”为和顺县古称),广泛吸纳社会各界优秀女性,通过一系列关心关爱活动,多维度为群众送上温暖与关怀。东城社区以品牌化力量凝聚起多元共治的合力,在点滴服务中织密民生幸福网,为基层治理注入温暖而持久的动能。

专业引领聚合力,党群同心暖梁余

和顺县委社会工作部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治理模式,有效推动了专业力量与志愿精神在基层治理“神经末梢”的同频共振,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社区服务更专业。广泛动员全县各类专业人员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目前已有55人通过职业资格考试(其中7人考取中级社会工作师,48人考取助理社会工作师),提升了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和专业社工服务能力;开展“点单式”志愿服务,对群众关心关注的“一老一小”、人居环境整治等民生事项设立“为老1号键”“假期托管”“守护云朵生长的地方”等多个专业项目,提升全县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创新构建“社会工作专业人员+民警志愿者”“社会工作专业人员+消防志愿者”“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医务志愿者”等多方联动模式。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在专业策划、组织协调等方面的优势,拓宽了覆盖面、矫正了精准度。

治理主体更多元。有效链接社区、专业社工、志愿者、驻地单位、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深度融入城市社区治理。截至目前,已吸纳79家驻地单位,340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51个社会组织开放18项共享资源、开展专项行动120余次;培育6个专业社会组织、89支社区志愿服务组织,承接服务项目16个;配备120名专职专业社工,形成48条需求清单、开展专业培训25场;组建12支志愿服务队伍、注册志愿者6965人,服务时长超3600小时,形成“社区统筹、驻地赋能、组织支撑、社工引领、志愿补充”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让治理成果真正惠及每一位居民。

党建根基更牢固。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模式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创新实践,党组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党员在志愿服务中亮身份、作表率,打破“机关与基层”的隔阂,在社区治理中,志愿服务以“看得见、摸得着”的行动,让群众感受到党组织的温度,凝聚起“党群一心”的向心力,形成专业引领、大众参与“1+1>2”的协同效应,为创造更加和谐、幸福、美好的家园提供志愿服务支撑,为中国式现代化“幸福和顺”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闫涵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