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爱心暖流 为困境人群点亮一束光

沈长海 顾日升

在公益学托班授课,在爱心共享小屋捐赠衣物……每逢周六、周日,在江苏省兴化市昭阳街道长安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留着短发、身着兴化爱心公益协会志愿者“红马甲”的万再英便忙个不停。作为兴化市爱心公益协会会长,万再英投身爱心志愿服务获得群众的广泛称赞。近年来,她获得第三届“长三角慈善之星”“最美泰州人”“江苏交通巾帼建功标兵”“江苏省红十字优秀志愿者”等荣誉。

万再英的公益服务之路始于军营。1991年,她在驻无锡某部医院服役,当时,无锡遭遇水灾,她主动报名参加了医院的志愿服务队,随部队医生救治受灾群众。从部队退役回到家乡后,万再英依然向社会奉献爱心。除了参加公益活动,她还积极向困难群体捐款捐物,得到了大家的称赞。

2015年春,兴化市爱心公益协会成立,万再英加入协会并担任协会秘书长。起初,她带着协会仅有的10余名会员开展公益爱心活动。在他们的感染下,一个个爱心人士纷纷汇聚到这面公益的大旗之下。到2020年12月时,协会会员已发展到200余人。

万再英及其协会的爱心公益服务,赢得了昭阳街道的支持。为方便协会开展活动,长安社区为其提供了办公场地。依托这处社区阵地,万再英带领协会常态化开展工作。截至今年6月,协会会员达到420余名。协会的爱心服务活动从城市社区延伸到各乡镇街道、重点村庄。成立10年来,协会累计开展爱心服务活动1300余次,提供服务1.1万人次。

留守儿童乐乐(化名)10岁起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由于失管,乐乐经常逃课,导致学习成绩下滑,与同学发生冲突更是成了常态。2023年,万再英在一次小区的走访中了解到乐乐的情况。她认为,不仅要在物质上帮助困境儿童,还要从精神上、思想上进行帮扶。随后,一个旨在帮助困境儿童健康成长的“学托班”在长安社区开班。32名困境儿童成为学托班学员。学托班利用寒暑假及双休日开班。协会志愿者和社区工作人员为学员组织作业辅导、手工制作、才艺训练,同时,提供餐食和统一服装。参加活动两年以来,乐乐在一点点发生转变。一次活动上,在志愿者的指导下,乐乐亲手制作了护手霜送给奶奶。“孩子变得懂事许多,每天放学都能按时回家完成作业。”乐乐的爷爷很欣喜。

2021年底,万再英联合长安社区创办“爱心共享小屋”,以“扶危济困、互助互济”为宗旨,动员协会会员和社会爱心人士捐助衣物、生活用品等物资,为兴化市的困境儿童、困难家庭免费提供学习用品、书籍、生活物资等。此外,协会在“爱心共享小屋”设立“爱心洗衣坊”,配备洗衣机、烘干机,为社区有需求的高龄老人提供衣物洗涤和缝补换新等服务。

“在兴化,我见证了公益力量温暖人心、改变生活的历程。与孩子们的每一次互动,为老人清洗的每一件衣物,都是我与家乡血脉相连的证明。”万再英坚信,只要心怀热爱,脚踏实地,爱与希望就会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责编:闫涵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