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发展需求 做实暖心服务(新兴领域党建)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近日,在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聚能网络人士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党支部成立的首次党员大会上,网络主播杨宇峰宣读了入党誓词。“终于找到家了!”他激动地说。这是樊城区紧扣城市发展脉搏、凝聚新兴领域各类群体的生动写照。

面对新兴领域类型多、分布广、发展快的显著特征,樊城区以“两个覆盖”提质增效为目标,探索党建引领新兴领域发展工作方法,构建“强根基、优服务、创示范”的党建工作新格局,推动党建与发展深度融合。

“湖北草木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汉江街道21号创意园”,区市场监管局精准定位企业坐标;“员工10名”,区人社局迅速补充数据……今年4月,一场旨在破解新兴领域党建工作难题的专题研讨会在樊城区委社会工作部举行。市场监管、税务、人社等12个部门相关负责人齐聚一堂,围绕“企业怎么找、党组织怎么建、支部作用如何发挥”等问题共同探讨工作举措。

这是樊城区靶向破解新兴领域党建难题的一个缩影。樊城区始终坚持将健全组织体系作为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牛鼻子”工程来抓,精准施策,着力破解“责任主体不明确、组建方式不灵活、力量基础较薄弱”等痛点堵点问题。通过构建“区级统筹—部门协同—责任单位落实”三级联动体系,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区级成立由区委副书记牵头的工作专班,明确2家牵头单位及32个成员单位职责;依托“业务主管部门—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网络,织密组织体系,有效破解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多头管理、力量分散”难题,为后续工作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战斗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樊城区持续推动服务下沉、资源整合,织密“身边驿站”便捷服务网,打造“中心+站点”“线上+线下”服务矩阵。目前,已建成285个“雷锋哥加油站”式新就业群体服务站点,量身定制14类暖心服务项目,解决了新就业群体就餐、饮水、休憩、充电等需求,让他们在奔波忙碌之余感受到家的温暖。

定中门街道定中桥社区“雷锋哥加油站”便是其中之一。从“樊小新”服务团定点投放招聘、法律服务信息,到“银企直通车”开进商圈破解商户融资难题;从为新就业群体子女精心举办“爱心暑托班”,到“四季关怀”行动常态化送上温暖与关爱……随着服务内容持续拓展深化,樊城区通过精准化、多样化的务实举措,实现了服务效能与人文关怀双提升,让党的温暖浸润人心。

随着探索深入,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新兴领域党建品牌在樊城区涌现。领秀中原商圈推行“四领四同”(坚持堡垒领航,组织效能同提升;坚持先锋领路,党群携手同进步;坚持联盟领衔,商户抱团同发展;坚持商圈领跑,区域融合同治理)楼宇党建模式,构建政企社联动治理体系;襄阳蓝光创新创业孵化园建立“引融带”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万洲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将“党旗飘一线、阵地设一线、活动办一线、成效显一线”理念落到实处;汉江街道打造“樊城雷锋哥”品牌,形成“驿站暖心—骑手参与—积分激励”服务闭环;襄阳市樊城区南漳商会在规范内部治理与积极反哺社会的路上行稳致远,累计捐款超百万元,资助了60余名困难学生。

这些品牌的培育与发展,不仅提升了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影响力,更探索了新兴领域各类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的有效路径,激活了“双向赋能”的新动能。遍布城市各个角落的“雷锋哥加油站”,如同一座座温暖的灯塔,照亮了新就业群体的前行之路;数字化服务平台精准匹配服务需求,提升服务效率。越来越多的新兴领域组织和从业者主动参与基层治理,非公有制企业、行业协会商会、新就业群体等积极参与城市治理,以点点滴滴的温暖,汇聚成推动城市治理与发展的磅礴力量。

(本报通讯员 周湘宜 齐妍)

(责编:闫涵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