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人民建议正成为撬动基层治理变革的支点。今年以来,海陵区委社会工作部打造“陵听”人民建议征集品牌,依托现有系统搭建“陵听”民意通信息化平台,通过实施“民意直通”“治理攻坚”“建议落地”等行动,推动在“群众点题、政府解题”的治理闭环中寻得最优解。这一将人民建议从“纸面”落到“地面”的生动实践,不仅让民意有了温暖的“回响”,更推动基层治理从“政府端菜”向“群众点单”转变。
民意直通
让群众声音“被听见”
“希望能围绕新就业群体子女,组织开展相关兴趣爱好培训。”在海陵区打拼的网约配送员小杨在参与“新心议事会”征集活动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令他惊喜的是,海陵区委社会工作部工作人员几天后就上门走访,仅两周便联合多部门推出绘画、书法等培训班线上报名链接。“我们小哥的心声真的能被听见!”小杨兴奋地说。
“陵听”民意通信息化平台特别设置的“银发通道”更显温情。城北街道居民许奶奶家住闹市区,她通过社区工作者上门收集的“建议卡”,反映了“网约配送员小区鸣笛扰午休”的问题。经“陵听”议事会协商,划定“静街”区域和时段,保障了周边居民午休。“现在终于可以睡个安稳午觉了!”许奶奶竖起大拇指。
群众的点赞,折射出海陵区构建多元发声渠道的成效。线下,全区布设人民建议征集箱、设立20个行业直报点;线上,开通“扫码即提”便捷通道;针对新就业群体,建立“诉求直报机制”;依托700余个网格精准掌握孤寡老人、困境儿童需求,推动民意收集更高效、更精准。
治理攻坚
多方共治啃下“硬骨头”
美仑酒店门前道路因权责不清导致积水问题拖延许久,群众联合提出建议后,“陵听”民意通信息化平台启动“跨部门会诊”机制,联动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行业专家、居民代表开展联合勘查会商,最终形成“阳光出行”综合改造方案。
数据赋能方面,“民情热力图”显示城南区域存在物业矛盾,“陵听”民意通信息化平台及时向街道发送风险提示单预警。同时,聚焦小区治理难题,区级层面启动“把党支部建在小区”专项行动,推动小区资源力量由“散”到“聚”、邻里关系由“疏”转“亲”、治理能力由“弱”向“强”,赢得群众一致好评。
这得益于海陵区建立的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治机制。今年以来,围绕城乡建设、经济发展等14个方面,海陵区已组织21场重点难题联议,推动90%以上人民建议在基层联动落实。
建议落地
闭环管理绘就“新图景”
针对“老年人就餐难、就餐贵”问题,“改造升级家门口助餐点”的方案融合“政府补贴”“社会合作”“邻里互助”的建议被纳入2025年区级民生实事项目。“目睹城西街道长者食堂焕新,宛若梦想照进现实。”“人民陵听员”董女士由衷地说。
今年以来,海陵区围绕民生实事开展专题人民建议征集,84条人民建议经整理归类后形成12类项目建议,涵盖就业创业、幸福教育、医疗资源、人居环境、文体惠民、安全保障等方面。目前“午休课桌椅改造”等30件人民建议转化项目正稳步推进。
海陵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区委“两新”工委书记刘社林表示:“我们将加强组织保障、跟踪协调和正向激励,举办年度‘金点子’展播,构建‘建议收集—分析研判—转化应用—效果评估’的全周期管理,确保每条民意均有转化路径。”随着“陵听”人民建议征集品牌影响力的逐步提升,这座千年古城正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新时代“民呼我为”的要求。
(本报通讯员 郑志强)
(责编:闫涵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