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苏村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未呼先应、预防在前”为原则,通过织密基层“微网格”、畅通末梢“微循环”、做优为民“微服务”,精准施策响应群众诉求,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夯基垒台,织密基层“微网格”。划分更精细。依照“规模适度、无缝覆盖”原则,以自然村为单位,将全镇划分为67个基础网格,依托街道、居住区等细化为262个“微网格”和147个专业网格,形成乡镇总网格统筹、基础网格协调、“微网格”落实、专属网格支撑的“四格联动”格局。力量更充实。一方面,配齐网格员290余名、网格内公益岗550余名,建立“1+N”全科网格员队伍;另一方面,将全镇机关干部、村“两委”成员全部纳入网格,24名副科级以上干部每人帮包一个建制村,53名机关干部下沉村(社区)、150余名村干部下沉网格、1000余名党员下沉入户。功能更健全。完善网格化管理体系,通过组织进网、要素进网、功能进网,将网格与“热线·首发”、综合执法、派出所、市场监管、应急环保等专业力量融合,实现“多网合一”“一网通办”,完善网格内“吹哨报到”、业务培训等机制,将问题解决在基层、把服务延伸到基层。
“三问一看”,畅通末梢“微循环”。以“微网格”为基本单位,创新开展“三问一看”户户遍访活动,推动热线工单办理降量提质。“三问一看”户户遍访即由党员干部带头,到基层“问矛盾纠纷、问急难愁盼、问民情诉求、看解决问题实效”,推进矛盾纠纷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处置在小。针对上报的矛盾纠纷隐患,建立分级分类处理办法,并根据风险等级确定责任人。其中,低风险责任人为包村干部、村干部,中风险责任人为帮包村(社区)的副科级干部和部门负责人,较高风险为镇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部分疑难杂症矛盾纠纷上报县调解专班,申请县级力量统筹解决。
润物无声,做优为民“微服务”。在开展户户遍访的同时,深挖“热线·首发”数据富矿,集中力量办好为民实事,以实实在在的“微服务”提升群众幸福感。同类问题系统治理。建立高频民生问题数据库,对热线反映集中的基础设施、噪声扰民等诉求开展规律性分析,通过“一案一策”专班推进、“一事一议”联席会商,实现从解决“一个问题”向化解“一类矛盾”升级。“五小为民”办好实事。聚焦群众需求,把民生“关键小事”作为“头等大事”,开展以“编制小规划、完善小设施、解决小问题、引入小商铺、做实小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五小为民”行动,梳理制定一批为民服务计划,建设一批体育运动、科普书屋等活动场所,推动维修、超市、理发、快递等服务进村,打造“15分钟服务圈”。宣教润心源头预防。开展法治宣传进机关、进村(社区)、进企业、进学校等系列活动,在工单处置中嵌入“调解+普法”双流程,引导群众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开展“睦邻文化节”“家风故事会”等浸润式活动,定期评选“好婆婆”“好媳妇”“最美家庭”等优秀典型,推动法治思维与德治教化同频共振。
(作者系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苏村镇党委副书记)
(责编:闫涵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