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地围着司机建 服务跟着车轮转

在全国快递总部高度集聚的上海市青浦区,汇聚了300余家物流产业链企业,日均进出大型货车数量超4000辆次。物流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货车司机的辛勤付出。他们日夜奔波,承载着中国物流的重担,但也面临着三餐不定、无处安心停靠车辆等难题。

聚焦货车司机群体“以车为家、管理难、关爱少”等痛点,青浦区以“阵地围着司机建、服务跟着车轮转”为导向,为卡车司机打造“路上港湾”,给他们提供一个可以卸下疲惫的角落和“我为城市奔波、城市为我留灯”的踏实感。

青浦区华新镇拥有诸多快递物流龙头企业总部及数百家相关企业。在了解司机诉求后,该镇充分挖掘闲置空间和整合各类资源,打造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暖新1888·司机之家”,集休憩、医疗、培训、咨询等50多项服务于一体,是名副其实的“暖心枢纽”。

为让司机之家覆盖范围更广、使用更加便捷,华新镇将选址定在物流园区中央,周围聚集了多家快递公司,以党群服务中心为枢纽,构建了一个半径为1.5公里的阵地矩阵,打造“8分钟免费休憩圈”“10分钟优惠餐饮圈”“15分钟优享生活圈”三大服务圈体系,将“流动的人”稳稳纳入城市怀抱。

针对停车难问题,华新镇将两处闲置地块升级为专属停车场,新增376个车位。配套的“卡友驿站”提供自助淋浴、洗衣晾晒、便民维修、尾气净化等服务。如今,每天有300多位司机到此休息,75%的车辆在此过夜,园区静态交通治理乱象显著改善,周边违规停车率下降46.2%,司机们有了想去的“家”。

硬件完善只是基础,精准服务才能真正暖到司机心里。在“三所联动+N”工作室中,司法所、派出所、律所轮流入驻,为司机提供法律咨询和调解服务。一位年轻司机曾在驿站感慨,上回运费被拖两个月,本打算认亏,没想到驿站律师主动帮忙联系,三天就追回欠款。截至目前,华新镇已累计处理200多件矛盾纠纷。

快递企业搭建的集订单管理、配送跟踪、库存管理等功能为一体的物流信息平台助力司机高效对接货源,空车率下降,收入提升。交通安全、反诈防骗、职业技能培训等活动接连开展。24小时休息区、家庭心理疏导室,将温暖送到司机家人身边,让司机感受到被真心接纳。

去年以来,青浦区委深入推进新兴领域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华新镇通过建立新就业群体党支部,有效凝聚了该群体力量。截至目前,已有600余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主动到党群服务阵地和社区报到,此外,党支部共纳管流动党员23名,收到入党申请书7份,发展积极分子2名,并积极引导新就业群体加入新守护团队。截至目前已有500余名外卖骑手加入4支义警分队,上报安全隐患等线索。

新就业群体党支部组织的“小哥议事会”让新就业群体声音直通相关职能部门,共收集25条诉求,办结率达100%。

司机们的建议得到积极回应,如“驿站和司机之家之间有段路,能增加共享单车吗”的建议很快得到落实。后续配套服务也接踵而至,从每月10日的“1010”公益理发,到“暖新四季”活动,再到驿站添置驾驶证扣分学习机,司机需求被认真倾听和满足。

如今,一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有了新身份——“通达新声”宣讲团成员。不少卡友成为“交通安全宣传员”“文明示范员”,通过“随手拍”参与城市治理,实现从“城市为我们做什么”到“我们能为城市做什么”的转变。

过去,货车司机是散落在路上的星。而今,在党建引领下,他们被看见、被尊重、被联结,汇成了一片温暖的“星河”。他们用车轮托举着城市的运转,城市也用温暖托举着他们的幸福,折射出“全域友好”最动人的模样:每一份付出都有回响,每一个“我”都能变成“我们”,与城市共成长、共发光。

(本报通讯员 王佳)

(责编:闫涵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