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热饭充电,还能学到最新政策,就像我们在路上的‘家’。”在淮安市清江浦区新揭牌的“司机之家”,司机王师傅接过热水,笑容朴实。作为淮安主城区,清江浦区每天都有大量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穿梭在大街小巷。如今,一场温暖的双向奔赴,正书写着他们与城市共同成长的新故事。
“以前没单子时只能坐在电动车上休息,夏天和冬天都很难熬。”外卖骑手王浩的感慨,道出了许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心声。如今,在白鹭湖社区的“淮新驿站”,他和同事们找到了“加油站”,驿站内桌椅、饮水机、微波炉、应急药箱及雨伞等一应俱全。
清江浦区委社会工作部整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商场超市等场所资源,建成141个驿站、57个换电站和100多家暖“新”商户,织就了一张多维度的综合性服务网络。
关怀不止于此。清江浦区通过友好城区建设,设置专属停车区、24小时寄存点等,破解“门难进、路难找、楼难上”等配送难题,获得骑手好评。在职业技能提升方面,区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区人社局、妇联、总工会推出多样化技能课程,开展家政、糕点制作、电商运营等职业技能培训18期,为新就业群体成长持续赋能。党员骑手石虎获省级职业技能竞赛亚军、骑手陈夕在市级竞赛中斩获第一名,全区新就业群体代表团队在省级竞赛中屡获佳绩。
“苏超”赛事期间,骑手们在驿站观看球赛,为淮安队呐喊加油,在轻松氛围中感受组织关怀,这样的暖心场景在清江浦区已成常态。清江浦区优先选聘15名党建专员,依托“爱骑日”等时间节点常态化开展服务,累计举办活动400余场,服务9100余人次。
新就业群体也用自己的行动回馈着这份温暖。闪送骑手朱聪聪一句“当时只想着救人”的朴实话语,与党员骑手徐亚伟数年如一日对高龄独居老人的照料,共同勾勒出清江浦区新就业群体向善而行的形象。
清江浦区通过积分兑换等机制,激发骑手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组建“万有引力·红骑先锋队”等6支志愿服务队,参与助老结对、隐患排查、食品安全监督等服务,招募网约车司机开展高考爱心送考等志愿服务。
“建设友好城区,归根到底是要提升新就业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他们真正融入城市、扎根城市。”清江浦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版内容由江苏省淮安市委社会工作部提供)
(责编:闫涵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