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委社会工作部将整治农村高额彩礼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点任务,通过系统施策、多措并举,着重解决“观念认同难、实际操办难、成风化俗难”等问题,成功实现“三降一减”(降彩礼、降随礼、降酒席标准,减少婚俗流程)目标,有效破解了高额彩礼难题。
一条短信明确倡导性标准
“高额彩礼要抵制、六至八万就封顶;随礼建议二百内,酒席六百够可以;定亲结婚加回门、婚事简办文明人”,这条由黄冈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委宣传部联合编发给英山县1.2万名适龄未婚青年的倡导短信,是全县202个建制村反复协商的共识。
英山县作为黄冈市整治农村高额彩礼试点,积极动员全县各村发动红白理事会等组织围绕“彩礼钱”“份子钱”等群众热议话题展开讨论,广泛征求意见,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提出彩礼礼金、宴席标准、随礼金额、婚俗流程等具体的倡导性标准,写入村规民约。目前,英山县202个建制村都有了自己的婚嫁礼俗标准,并明确这个规矩由红白理事会、思想道德协会监督,全体村民共同遵守执行。
一段视频算清彩礼明白账
蕲春县蕲州镇曹英村妇联主任的一条抵制高额彩礼的短视频火爆出圈,该视频分析彩礼支出对家庭的影响,提出将钱用在创业、育儿上更有意义。网友纷纷留言“早该抵制高额彩礼了”。
黄冈市发动各村召开垸场会,请老人讲过去“简单办婚事”的故事,让年轻人吐槽高彩礼的压力,邀请村干部解读移风易俗政策,让大家在交流中领悟到:幸福不靠彩礼撑场面,简办婚礼不减爱。英山县逐村建立适婚青年台账,精准定位宣传对象,组建高额彩礼劝导队,利用多种平台传播婚俗新规。积极创作黄梅戏、小戏作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六进六送”等文艺演出活动,宣传文明婚俗。
一份章程让家里难事变成村里喜事
武穴市田家镇郭冲社区制定《郭冲社区红白理事会章程》,建立“事前报告、事中监督、事后评议”全流程管理,“积分制与合作社分红挂钩”等机制,抵制高额彩礼从倡导呼吁变成主动介入。经过半年努力,彩礼从平均15万元降至5万元以下,宴席开支从6万元降至3万元。英山县各村均建立红白理事会、村民理事会等组织,健全完善自治组织章程。通过事先、事中、事后监督,文明婚俗理念深入人心。
一批典型引领文明婚嫁新风尚
黄梅县独山镇花园村村民宋美菊女儿的婚礼,没有豪华车队、贵重聘礼,只摆了两桌宴席,开启了独山镇“零彩礼”婚事首例。英山县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县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推动移风易俗的通知》,党员干部报备婚嫁事宜,报备彩礼金额,遵守法规纪律。英山县将签署“德孝礼”承诺纳入流程,在“5·20”等特殊日子,邀请道德模范、金婚夫妇等担任颁证嘉宾,推出集体婚礼、简约婚礼秀等活动,设计“共饮交杯茶”“誓言告白”等环节,吸引229对新婚夫妇在“抵制高额彩礼,弘扬婚俗新风”签名墙上作出庄重承诺,帮助新人摆脱排场和攀比心理,传递了减彩礼不减幸福的婚恋新风。
(湖北省黄冈市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闫涵 签发:张宝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