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南省浏阳市以整治高额彩礼为切入点,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开展试点工作,凝聚治理合力,推进移风易俗。
村规民约“软约束”变“硬习惯”
“过去村规民约八页纸,村民翻两页就犯困!”永安镇芦塘村党总支书记刘玲感慨道。2021年,村“两委”召开村民代表会议,重点围绕抵制高价彩礼、移风易俗等方面,将条文浓缩成“三字经”,让村民们记得住、用得来。
这是浏阳市深化农村移风易俗工作试点乡镇——永安镇工作中的一个缩影。全镇12个村因地制宜、多方联动,将彩礼、随礼和宴席规模、标准写入村规民约进行“限高”,逐户签字认领,形成移风易俗的“土规定”。镇里还定期开展“乡村治理大家谈——移风易俗树乡风”等主题活动,把话筒交给群众,请乡里乡亲讲出心里话,分析农村婚丧喜庆事宜大操大办的根源,听取群众化解人情债的“土办法”。
在村规民约的“软约束”下,永安镇各家各户形成了行动自觉:家里办白事搭棚子、请乐队的少了,愿意到移风易俗活动中心简办的多了;碰上结婚成家这种大事,一些年轻人还流行办起了“草坪婚礼”“田园婚礼”,在青山绿水间传递爱情真意。
“零彩礼”树新风
不久前,一张“点赞榜”在浏阳市大瑶镇很多村民的朋友圈里霸了屏——该镇杨花村村民江运发、刘艳红夫妇“零彩礼”嫁女,成为人们口口相传的一段佳话,也登上了大瑶镇首期“点赞榜”。利用“点赞榜”公开这些移风易俗典型示范,鼓励大家对照榜单,用实际行动响应号召。大瑶镇印制了《移风易俗明白卡》,明确提出“八个严禁、八个提倡、三项程序”,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引导党员干部示范先行,培树新风。
宣传“走心”更“入心”
今年年初,以快板、小品、情景剧等形式为载体,浏阳市柏加镇干部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移风易俗文艺展演如同一股春风将“抵制高价彩礼、反对铺张浪费、倡导孝老爱亲”的文明种子,播撒进了每一位观众的心田。
柏加镇坚持让婚姻重归情感本真,推动“重彩礼”向“重礼仪”转变,通过举办“弘扬时代新风”志愿服务、民法典进村组等活动,引导群众树立文明节俭婚俗观念。开展“好婆婆”“好媳妇”表彰活动,以良好家风提升婚姻幸福感。
目前,浏阳市已建立移风易俗“市—乡镇—村”宣传网络,坚持一月一主题,广泛开展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活动,组织“移风易俗美乡村 文明新风进万家”文艺村村演等活动,移风易俗工作不断走深走实,社会风貌向上向善,文明新风在浏阳蔚然成风。
(湖南省浏阳市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闫涵 签发:张宝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