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支书工作室”有妙招 “四微联动”显成效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峰尾镇坚持党建引领,在深化泉州市“四微联动”工作机制中,利用离任党支部书记经验丰富优势,打造“老支书工作室”,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微心愿”精准感知需求

“孩子上学的事终于有着落了!”峰尾镇名峰华苑小区居民黄先生感慨道。此前,他因孩子户籍限制入学难问题多次奔波,直到小区“微心愿”巡逻队上门收集群众诉求,问题被纳入重点督办清单,仅一周便协调教育部门完成学籍对接。

针对居民急难愁盼碎片化、隐蔽化等特点,由峰尾镇退休老支书牵头,组建“1+4+N”(1名老支书带队,镇村干部、网格员、片警、业委会成员4类固定力量,N名楼栋长、志愿者等补充力量)微心愿服务团队,通过“线下公告栏+线上微信群+入户走访+楼栋长反馈”四维收集渠道,构建全时段、全覆盖民情感知网络。

“老支书工作室”建立每日碰头、每周研判、每月清零机制,对收集的“微心愿”分类标注,如民生保障类、环境整治类、矛盾调解类,联动城管、教育、公安等相关部门“点对点”进行解决。如诚峰村拆迁户落户难题3天办结,鑫顺商业园停车乱象7天规范,南埔镇低保户跨镇转移10天完成手续。今年以来,累计收集并解决“微心愿”127件,办结率达98%,居民感慨道:“以前办事找不着门,现在老支书就是‘贴心管家’。”

“微协商”凝聚多方共识

“物业费从1.8元降到1.5元,保洁频次增加,安保巡逻加密,这笔账划算!”建达花园小区业主大会上,居民代表纷纷点赞。这场“降价提质”的双向奔赴,源自“老支书工作室”搭建的“微协商”平台。

针对物业费定价、服务标准等易引发矛盾的关键小事,老支书发挥威望高、懂政策、会调解优势,组织物业服务企业、业委会(筹备组)、业主代表、社区工作者召开四方议事会,围绕成本构成、服务清单、监督机制等问题积极沟通。

在建达花园小区召开的议事协商会中,老支书列举周边小区物业费的对比数据,引导物业服务企业公开收支明细;针对业主提出“服务缩水”的担忧,推动签订《服务质量承诺书》,明确每日保洁2次、安保24小时巡逻、公共区域每月检修等具体条款。最终,物业费下调16.7%,业主满意度提升至92%。目前,“微协商”模式已推广至21个小区,解决停车管理、公共收益分配等问题,实现“矛盾不出小区、现场达成共识”。

“微服务”精准贯通落实

“停车位不够,我们协调开发商划设临时停车位;健身设施损坏,两天内便完成维修……”每月召开的五方联席会议上,“老支书工作室”将居民诉求转化为“微服务”项目清单,通过“交办—领办—经办”工作闭环推动落地。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统筹派单,物业服务企业认领责任,“老支书工作室”全程跟踪督办。

峰尾镇利用老支书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整合组织、社会工作、村镇建设、综治维稳等5类岗位资源及各村力量,摸排退休党员干部、行业骨干、技术能手等村(社区)能人,组建能人服务队21支,形成“需求—资源—项目”精准匹配清单。

鑫顺商业园楼道堆物存在安全隐患,老支书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清理行动”,同步制定《公共区域使用规范》。今年以来,累计解决设施维修、政策咨询、矛盾调解等“微服务”事项89件,平均响应时间缩短至24小时以内,社区居民感慨道:“小事有人管,难事有人帮,小区越来越像家了。”

“微公约”共治共享筑基

楼道不堆物、垃圾要分类、宠物不扰邻、停车守秩序……走进峰尾镇各小区,楼栋口的“微公约”海报格外醒目。这些由“老支书工作室”牵头,组织居民代表、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共同制定的“小规矩”,正从纸上条文变成自觉行动。

基层治理既要管得住,更要治得好。峰尾镇以“微公约”为载体,推动居民从被动接受管理转向主动参与治理。由“老支书工作室”收集居民关于环境卫生、公共秩序、邻里互助的意见建议,召开小区议事会逐条讨论,形成通俗易懂、务实管用的公约文本。如名峰华苑小区公约突出拆迁安置户融合,建达花园小区公约侧重商品房业主权益;通过公告栏、微信群、入户宣讲等方式广泛宣传,将公约遵守情况纳入“文明家庭”“最美楼栋”评选;依托“微协商”平台设立公约监督岗,由居民代表轮流担任,对乱扔垃圾、占用消防通道等行为进行柔性提醒、共同督促。目前,全镇21个小区制定楼栋“微公约”84份,小区公约21份,居民参与自治的积极性显著提升,物业缴费率达91%,矛盾纠纷同比下降42%。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关键在于以组织优势激活“人”的主体活力,用精细服务做透“微”的治理文章。通过“老支书工作室”,将政治过硬、经验丰富的退休干部嵌入治理一线,既能传承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又能以乡贤威望凝聚共识。“四微联动”通过“需求收集—议事协商—服务落地—公约共守”工作闭环,把分散的治理主体串联成“一张网”,让“微治理”释放大能量。如今,峰尾镇各村(社区)的老支书领着干、党员带头干、物业服务企业配合干、群众跟着干蔚然成风,治理效能与群众满意度实现双提升。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闫涵 签发:张宝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