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红色名村”的治理“新密码”

熊群红 汤高峰

鄱阳湖边的风裹着草香,轻拂过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汪墩乡茅垅村的革命烈士纪念馆。这片土地曾是土地革命的星火燎原之地,如今,一支由老革命后代、老战士、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组成的“五老”队伍——红色先锋调解队,正以“三个三”工作法深耕基层,将矛盾纠纷化解在田间地头,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乡风更文明”的治理新图景。

“三诊”把脉让矛盾化解在田间地头

茅垅村红色先锋调解队通过“坐诊”接访、“巡诊”下访、“会诊”回访的模式,不仅走出了一条化解基层矛盾的新路,更织就了一张有温度、能感知的基层治理和谐网。

开门“坐诊”,做到接访有招。设立“红色先锋调解室”,每周五定时开放,调解员现场接待群众来访,主动倾听群众诉求,实时受理纠纷。通过定期、定点、定人负责的方式,推动调解服务直达基层,实现“面对面沟通、一对一解答、点对点处理”。去年以来,已累计接待群众67人次,当场化解纠纷32起,显著提升了基层调解效率与群众满意度,使调解室成为村民充分信赖的“解忧驿站”。

日常“巡诊”,做到下访有序。红色先锋调解队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机制,要求调解员每周至少两次到片区村巷,开展主动巡查。他们身穿醒目的红马甲,在串门聊家常中敏锐捕捉矛盾苗头,做到问题隐患早发现、早介入。今年以来,通过巡诊提前化解邻里纠纷等19起,筑牢了乡村和谐的第一道防线。

事后“会诊”,做到回访有效。建立“一事一册”回访档案,对已调解办结的纠纷实行跟踪问效。调解员采取“定期+关键时点”双轨回访机制,对重点对象做到“必访”、节日“必问”,对复杂案件持续数月跟踪走访,确保事情解决、心里服气,真正解开心结、防止反复。

“三步”调解让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茅垅村的“三步”调解工作法,将传统智慧与现代治理相结合,用温情融化坚冰、用村规树立标尺、用法治筑牢底线,推动群众从“争一口气”转向“讲一份情、守一个理、信一条法”。

以情动人破冰。注重情感共鸣与人文教化,借助调解员的影响力,在调解中融入“六尺巷”等传统典故,用先辈的互助精神感化当事人,引导其珍惜乡谊、主动谦让。该方法不仅成功化解了一起历时20年的土地纠纷,还锻炼提升了红色先锋调解队调解疑难问题的能力,达到“化解一例、教育一片”的效果。

以理服人定规。坚持法理、情理与乡土文化相结合,把移风易俗内容纳入村规民约,明确“喜事新办,彩礼不超过3万元,宴席不超过20桌”“丧事简办,不搞封建迷信”等具体内容,其中“邻里相处以和为贵”“土地权属依法依规”等内容写入茅垅村村规民约,引导群众自觉遵守规则。这样不仅高效定分止争,更强化了村规民约的权威性,推动形成了“遇事找规、解决依规”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按照村规民约累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5起,其中重大纠纷2起。

依法治理止争。以法治宣教与契约精神培育为内涵,通过在调解室悬挂民法典漫画图解、开展常态化普法讲座,把法条转化为村民喜闻乐见的视觉语言和乡土表达。同时,调解员常用鲜活方言,深入浅出地阐释法律原则与履约责任,引导群众树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自觉意识。近年来,通过法律途径妥善解决11起纠纷,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

“三色”固本让富民植根在兴村之中

茅垅村用红色资源激活发展引擎,用绿色产业拓宽增收渠道,用文明乡风筑牢精神家园,相互滋养、协同发力,实现了强村富民。

擦亮红色名片。系统整合忠诚广场、忠诚讲堂、启迪园、革命烈士园及茅垅暴动纪念馆等红色资源,打造“红色忠诚地·茅垅古村落”精品旅游线路,创新推出《肩三精神》等特色课程。在茅垅暴动纪念馆专设“红色基因传承厅”,通过图文、实物、影像等多维展示,生动诠释“忠诚、爱党爱国、忘我”的红色内涵,让红色景点串珠成链。去年以来,开展教育活动32场,参与超4000人次,有效推动红色文化深入人心。

打响绿色品牌。充分利用山地资源,引进白茶企业,通过“党支部+企业+农户”模式,建成300亩白茶种植基地。农户以土地入股享受流转费和产业分红,并实现12户村民就近就业,户均年增收1万元。结合红色旅游推动产业融合,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5万余元,同比增长74%;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增长15%。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拆除乱搭乱建32处,整治污水沟渠2000余米,新建生态停车场2个、休闲广场3个,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获评“市级文明村镇”。

讲好本色故事。依托道德评议会评选“好媳妇”“文明家庭”等典型,并通过宣传栏展播、戏曲汇演等方式弘扬新风。组建以老党员、调解员和乡贤为骨干的宣讲团,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开展微宣讲,借助村广播、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和新时代文明新风尚,有效推动文明新风浸润乡土、深入人心。组织“五老”人员开展“一帮一、二帮一”“老少共建”等志愿服务活动,让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在秀美乡村接力传承。

作为中央组织部“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和江西省第二批“红色名村”,茅垅村以“三个三”工作法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传承激活红色基因、赓续优秀文化、培育时代新风,在情理法交融中持续奏响乡村善治的动人乐章。

(作者单位分别为江西省南昌市委党校、江西省九江市委社会工作部)

(责编:闫涵 签发:张宝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