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委社会工作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中央社会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就此,本报记者专访了天津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张津生。
问:中央社会工作会议召开后,天津社会工作取得了哪些进展成效?
答:我们聚焦“三个抓好”,立足超大城市治理实际,守正创新,积极探索实践。一是推动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取得新突破。突出“全”字推进“两个覆盖”,推动符合条件的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全部建立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大幅提升;突出“强”字发挥“两个功能”,以“党旗领航·聚力发展”为实践载体打造党建品牌,616家全市性行业协会商会全部明确与主要行业管理部门对应关系;突出“硬”字锻造“两支队伍”,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制定加强党建工作指导员队伍建设的意见,分层分类组织开展培训;突出“暖”字筑牢“两个阵地”,深化“全域友好”建设,打造4800余个暖“新”驿站、“小哥”食堂等友好场景,推广“骑码进门”做法,探索党建赋能信息化建设,着力解决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问题。二是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取得新成效。打好“组合拳”,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行动为牵引,统筹推进政治引领、综治能动、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六治工程”,合力推动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落实。组织三级党组织书记领办“书记项目”5700余个,推动解决重难点问题。激发“新活力”,连续三年制定实施减负赋能“双十”措施,持续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清理社区(村)乱挂牌2.3万块。夯实“基本盘”,修订《天津市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加大招聘力度,每万城镇常住人口配备社区工作者达22人;完善三级培训体系,连续两年选派优秀社区工作者赴北京学习交流锻炼,以点带面提升能力素质。三是凝聚服务群众工作取得新进展。加强对信访工作指导支持,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信访“总量、增量、存量”全面下降。开展“我为美丽社区建设提建议”社情民意专项征集活动,线上线下征集建议近2万条,分层分类办理和转化。以志愿服务项目孵化基地(天津)带动区级分站建设,逐步形成“1+16+N”孵化格局。完善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发展模式,引导更多团队、个人参与基层治理。健全制度机制,加大培养力度,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报考率、通过率屡创新高。
问:今年,上合组织峰会在天津举办。在服务保障峰会顺利召开工作中,市委社会工作部是怎样做的?
答:天津市委社会工作部在市委统一领导下,主动担责尽责,以迎战应考的振奋状态扎实做好相关服务保障工作。一是强化“一条线”贯穿。把社会工作领域各项工作机制统起来,围绕服务保障峰会这条工作主线,进一步压实各部门行业管理和各区属事属地责任,推动重点任务再深化、工作效能再提升。二是强化“一体化”指挥。峰会期间,在市总指挥部下设立基层治理指挥部,由市委社会工作部牵头,聚焦重点点位、重点人、重点事,全力推动“点线面网空”各项工作落地。三是强化“一盘棋”统筹。加强“条”赋能、“块”统筹,项目化、清单化推进美丽社区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社区工作者主力军作用,累计为群众办实事8.3万余件,统筹推动行业专业力量1.2万余人下沉网格,服务群众、回应诉求;以“行行有志 共绘津彩”为主题,引导行业协会商会、新就业群体等积极支持峰会、服务峰会;以开展“百姓志愿 百姓实践 百姓美好生活”主题活动为载体,广泛动员市民群众参与志愿服务,全市注册志愿者增长15万人,参与者超180万人次。
问: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召开后,市委社会工作部将如何学习贯彻落实?
答:天津将把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一体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一是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工作体制机制,努力形成统分结合、协同高效的工作格局。二是坚持把加强新兴领域党的建设放在优先位置,推进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扩面提质增效,持续推动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三是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行动,按职责推动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持续为基层减负赋能,进一步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四是着力加强和改进凝聚服务群众工作,进一步深化信访工作法治化,做好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加强志愿服务组织管理,推动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加大对各类社会群体的凝聚服务,以治理之为、基层之稳助力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赵雪)
(责编:闫涵 签发:张宝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