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委社会工作部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不断完善基层议事协商机制,持续推进领导有力、平台多元、闭环高效的基层善治实践。
党建引领,抓牢议事“主方向”。青山区始终将党的领导贯穿议事协商全过程,构建起“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体系,确保党组织把稳议事方向。社区党组织充分发挥领导作用,在党员骨干、退休干部等“头雁”带动下,“议事院长”“社区议事团”等群众信赖的队伍不断壮大,成为凝聚共识、推动落实的重要力量。议事协商触角进一步延伸至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构建起党建引领下多方协同、同频共振的治理新格局。
平台搭桥,畅通民意“连心廊”。围绕群众“无处议、无时议”的难题,青山区积极搭建全域覆盖、线上线下联动的议事平台矩阵,让民意表达有渠道、议事协商有舞台。线下利用小区广场、亭廊楼道等公共空间,打造“庭院议事会”“小板凳议事点”“长廊议事会”等一批接地气、聚人气的“家门口的议事厅”,让群众“抬脚就能议、坐下就能说”。线上通过“书记唠家常”、网格微信群等载体,开辟“指尖议事”通道,实现民意“线上汇”、问题“线下办”,民意收集全天候、问题响应“零时差”。
多方协同,唱响善治“合奏曲”。基层治理不是“独角戏”,而是“交响乐”。青山区创新推广“1+3+N”共治模式,以社区党组织为引领,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居民代表为“主奏”,职能部门、下沉单位、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等按需“协奏”,奏响共建共治的“和谐乐章”。通过常态化议事协商,让社区居民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有效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充电设施安装、健身场地新建等各类民生事项解决落实,居民获得感与满意度明显增强。议事协商实践有效激活居民“主人翁”意识,推动全区居民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建言献策,实现“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的闭环管理。
(作者系中共武汉市青山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区委“两新”工委书记)
(责编:闫涵 签发:张宝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