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委社会工作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社会工作会议和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座谈会、全国社会工作部长会议部署要求,坚持“强引领、精耕耘、深扎根、聚民心”,推动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坚持党建引领
构建党领导社会工作全面发展新格局
擎旗政治引领。将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坚持“第一议题”学习制度,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等方式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加强机关建设。健全制度机制,修订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使权力运行更加规范、管理制度更加完善、监督执行更加有力。严格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领导班子政治站位显著提升,推动形成了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深度融合的良好局面。
建强骨干力量。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七个一”(即“一条主线、一项职能、一组实践、一个品牌、一条经验、一套机制、一个目标”)工作实践。严格执行相关制度规定,狠抓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查摆整改问题,建立长效机制,持续培育机关干部良好作风。
精耕分类指导
谱写非公党建与行业协会商会改革新篇章
“友好场景”建设扩面提质。在全省率先制发《宿州市新就业群体“友好场景”建设工作指引(试行)》,推进商圈、社区、楼宇、小区、商家等建设“友好场景”544个;依托邮政服务站点、党群服务中心、工会之家等阵地,打造315个“暖蜂归‘宿’”党群驿站;开展“夏送清凉”“冬送温暖”活动130余场次,惠及1万余人次,切实打通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最后一公里”。
新兴领域党建抓实见效。结合宿州市产业特点,实施“红链赋能、助企兴‘宿’”产业链党建工程,成立“机械制造”“轴承产业”等13个产业链供应链党委。7个省级开发园区均高标准建设党群服务中心,打造便捷服务圈。坚持“管行业也要管党建”要求,市县联动举办非公党建系列培训班,加大“两个覆盖”。开展党员承诺践诺等活动,积极选树先进典型,重点评选“双强六好”(即党建强、发展强,生产经营好、企业文化好、劳动关系好、党组织班子好、党员队伍好、社会评价好)党组织、“双比双争”(即比作用发挥,争创服务型党组织;比诚信奉献,争做优秀共产党员)先进社会组织党组织及非公党建示范点等。通过清晰的创建导向,推动各类党组织和党员亮承诺、践行动。
行业协会商会发展提质增效。制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行业协会商会规范化建设的通知》,加强行业协会商会综合监管;对全市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引领、组织机构、平台建设、规范管理、职能履行等方面开展评估。鼓励行业协会商会发挥“双招双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联络站作用,今年以来,指导行业协会商会积极围绕宿州市相关产业建设,通过“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平台招商”等招商方式,实施精准招商。
扎根基层沃土
奏响党建赋能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新强音
推深做实“书记领办项目”。坚持四级书记共抓基层治理,2024年,宿州市四级书记领办基层治理项目共计1477个,其中12个项目获评安徽省“2024年度群众广泛欢迎”的领办项目,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理成果。市委书记亲自领办“深化党建引领小区治理”项目,研究出台《宿州市党建引领“和美小区”建设工作指引》,组织召开宿州市“和美小区”建设工作现场交流会,深入挖掘“和美小区”建设示范点,以点带面,逐步将示范点经验转化为宿州市治理实效。
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召开市委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全体会议、基层党组织书记座谈会,出台《关于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的工作方案》,明确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紧盯20条具体举措落实情况,及时开展调研评估,确保落实落地。持续推进村(社区)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专项整治工作,强化监管力度,及时掌握村(社区)组织机构设置、标识牌悬挂、事项准入等减负事项落实情况,确保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打通基层松绑减负“最后一公里”。
激活基层治理内生动力。推广运用“六尺巷工作法”,坚持把议事协商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推广砀山县“干群夜话”、泗县“围楼夜话”等特色做法,常态化开展“小区会客厅”“邻里议事”等活动3000余场。召开首届皖苏鲁豫毗邻地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作区建设联席会议,四省七县(市)党委社会工作部共同签署协作区框架协议,进一步提升基层自治水平。以“农村高额彩礼综合治理”为切入口,召开移风易俗工作现场会,建立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治理联席会议机制。指导各县(区)制定彩礼和婚庆喜事倡导性标准,将抵制高额彩礼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发挥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作用,利用移风易俗服务中心等资源,为“低彩礼”“零彩礼”新人家庭提供免费婚庆场所。
聚力互融互促
展现凝聚服务群众工作时代新气象
畅通人民建议征集渠道。出台《宿州市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协调机制(试行)》,明确13家成员单位职责、人民建议征集内容。制定《宿州市人民建议特约建议人制度》,设立人民建议征集直报点,选聘特约建议人,打造一支扎根基层、联系群众的“民意联络员”队伍。推动建议转化,聚焦小区治理、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题征集活动,经梳理会商后向相关单位推送有效建议,真正实现“征集一条建议、解决一批问题、提升一个领域”。
激活志愿服务力量。联动33家市直单位建立联席会议、定期调度制度;组织3.1万名在职党员下沉社区网格,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4.3万余件。建立“需求调研—服务制定—成效评估”闭环机制,确保志愿服务精准对接群众需求,针对老年人需求,打造“桑榆暖情”“智慧助老”等37个项目,服务6.7万名老人;聚焦未成年人保护,开展“护苗成长”专项行动,为留守儿童建立“爱心档案”。
建强社会工作人员队伍。鼓励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社区工作者、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考前培训、动员,提升报考积极性与通过率。探索建立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发展新模式,在全市选取11个社区作为首批融合试点,让专业社工发挥“统筹规划、专业指导”作用,引导志愿服务从“自发式”走向“专业化”,推动志愿服务升级为基层治理的“主动脉”。
(安徽省宿州市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贾缘顺 签发:张宝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