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要切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支持基层干部大胆干事、树立威信,支持群众依靠自身力量解决社会治理中的问题。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有关工作要求,巩固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整治攻坚成果,统筹做好“减负、赋能、解困、整改、督促”工作,有效解决基层治理中权责不对等、资源不匹配、服务管理不到位等突出问题。
深入调查研究,为决策建言。聚焦农区、牧区、林区、边境地区等重点区域基层治理情况及农村“空心化”问题并开展专题调研,形成调研成果,为解决基层治理难题建言献策。
建立长效机制,为基层减负。按照“一村社一策”要求,指导各旗市区细化完善村级组织工作事项清单,结合建立苏木乡镇(街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衔接落实和优化嘎查村(社区)工作事项清单,界定好村级组织的职能职责,健全完善并严格执行村级组织工作事务准入和动态调整机制。基本实现村级组织承担的工作事务权责明晰、设立的工作机制精简高效、加挂的牌子简约明了、出具的证明依规便民。
强化待遇保障,为基层赋能。建立健全社区工作者招聘、补充和管理考核机制,强化社区工作者待遇保障,着力打造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管理规范、素质优良的社区工作者队伍。截至目前,全市13个旗市区均已落实社区工作者“五险一金”待遇。市委社会工作部、市红十字会联合开展“服务在身边 急救零距离”应急救护培训专项行动,并在海拉尔区开展了社区工作者、志愿者、新就业群体等近200人的集中培训,各旗市区培训行动也在陆续开展。
提升服务能力,为基层增效。积极争取、及时拨付自治区、市本级社区建设资金,指导旗市区着力开展社区补短板和扩能升级建设、亮点社区打造。着力构建网格党小组、网格员、单元长(联户长)的“铁三角”微治理模式,选配单元长2.8万余人,联户长1万余人,全覆盖划分城乡治理微网格。按照就近就便原则将森林工业(林业)公司(以下简称“森工企业”)党员职工及其家属纳入所在地乡镇(街道)、社区自治组织体系,推动森工企业党员职工及其家属与社区工作者共同做好基层治理、乡村振兴、为民办实事等重点工作。截至目前,4个旗市、21个镇(街道)与38家森工企业共开展24场地方和林业联席会议。吸引3000余名森工企业职工及其家属到社区报到。地方和林业双方共同开展组织生活6次,53人次参加。开展网格内基础信息采集、社情民意收集、人居环境整治、矛盾纠纷化解、安全隐患排查等各类活动。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委社会工作部)
(责编:贾缘顺 签发:张宝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