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坐在一起商量,你一言我一语,把问题摆出来,把意见提出来,把答案找出来,生活都舒心多了。”南园社区居民王大爷笑着说。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建立“有事好商量”议事协商机制,构建网格、小区议事体系,实现“小矛盾不出社区、大矛盾不出镇区”。
力量下沉网格,巧断居民“家务事”
发动党员干部“驻家”议事。实行党员领导干部联点制度,每位党员领导干部分别联点社区党组织、网格小区和院落楼栋党组织,严格遵循“369”议事规则(即3条涵盖“家规”定期联系、议事、考评,6条“家训”要求听实话、摸实情、出实招,蹲点调研、谈心谈话、讲习授课等9项“家务”)。南园社区党员干部深入小区,了解社区老年人文化需求后,协调开设书法、绘画兴趣班,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白田社区搭建“小板凳议事会”,利用居民闲暇时段,在小区出入口等地围坐交流。截至目前,参与议事协商居民群众超1100人次,收集意见建议124条、问题66条、政策咨询500多条,现场解决110件问题。
呼唤网格党员“回家”议事。南园社区坚持精准摸底,引导党员“进网入格”。通过平等协商、理清是非,回应社情民意,化解各类矛盾,促进社会稳定和谐。泰山东村社区针对老旧小区改造,将有建筑、规划等专业背景的在职、退休党员组成志趣小组,共同出谋划策,激发党员知“家事”、说“家事”、议“家事”、评“家事”的参与热情。
统筹调配资源,巧解居民“心头结”
社区党组织领导网格“商议”。南园社区党组织牵头成立网格小区党组织,组织小区“合议庭”、物业服务企业、社会组织负责人及居民代表等定期“商议”民生问题。莲花社区祥和苑小区推进红色物业建设时,党委协调各方力量组织“商议”会。物业服务企业阐述建设规划融入党建元素从而提升物业服务水平;社会组织从文化建设、居民活动组织等方面提建议;居民代表就停车位、环境卫生等问题表达诉求。经多轮讨论,形成切实可行的红色物业方案,明确各方责任义务。
网格融合激活居民“众议”。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将网格小区打造成“人才智囊库”和“先锋志愿营”。通过社区能人、兼职委员为网格小区发声代言,调动网格小区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世纪园社区利用辖区资源建立“社区—网格—邻里”议事站,打造标准化的“有事好商量”议事场所。社区充分倾听居民意见,商议小区改造、居家养老适老化改造等难题。
联合各方协商,巧结居民“联系人”
制定机制规范议。规范“有事好商量”议事协商各环节,推行网格小区组织员委派制及“三级互动”“五步协商”等工作机制,确保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建立各方愿议事、敢议事、善议事的“正循环”。北河社区在涉及停车位增设及绿化景观调整等事宜时,按照议事协商流程挨家挨户走访、汇总居民对改造方案的想法,召开议事协商会,并达成共识,确定改造方案,确保居民诉求及时传达,施工问题得以及时解决。
携手合作多方议。实行以网格小区党组织、业主委员会、业主监事会、物业服务企业、专业社会组织为主体,驻点党员领导干部、驻地单位代表、社会组织代表、“两代表一委员”、律师等为补充的联席会议制度,聚焦“怎么议”“议什么”“议得好”等问题探索多种议事形式。北河社区聚焦关键问题,通过多方“商议”解决民生问题。
宝应县“有事好商量”议事协商机制提升了居民共建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增强基层党组织的亲和力,党员群众纷纷为小区发展贡献力量。邻里关系变得亲密无间,社区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增强,一幅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经验启示: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以“有事好商量”机制破解社区治理难题,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南园社区党委牵头成立网格小区党组织,通过健全议事协商机制,构建“网格—社区—镇区”三级联动框架,推行“五步协商”闭环管理,夯实社区治理基础;规范“有事好商量”议事协商各环节;汇聚多方力量,推动党员下沉网格,依托“驻家议事”“小板凳议事会”“老年茶馆”“好望角”等收集民意,建立“善行存折”“美德银行”等激励机制,变“独角戏”为“大合唱”;坚持实效导向,将议事与民生改善结合,实施“三色档案”精准服务,推动居民从“旁观者”转为“参与者”。
(作者单位分别为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委社会工作部、宝应县莲花社区)
(责编:闫涵 签发:张宝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