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江头街道园山社区:

“书记下午茶” 共话社区事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江头街道园山社区成立于1998年,多数小区为20世纪90年代初期建成的拆迁安置房小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落后、日常管理缺失、特殊群体多、居民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日益凸显。为破解小区治理难题,园山社区巧借闽南功夫茶这一茶道文化形式,创立“书记下午茶”议事协商工作品牌,将民主议事协商的“茶桌”移到小区里、榕树下、广场中,边泡茶边讨论解决难题。

一杯茶,离群众更近

巧泡“民心”茶,破解“会而不议”。“书记下午茶”以泡泡茶、话家常的形式倾听群众呼声,广泛收集民生问题,让群众参与进来,实现民主协商的全流程共治闭环。出台了《“书记下午茶”指南》,制定“提前问事、群众说事、集中议事、事后查事”工作机制,形成“书记下午茶”民主议事标准化流程。

烹出“连心”茶,破解“议而不决”。“书记下午茶”每月都提前规划,通过“提前问事”环节,让网格员及时收集居民群众想说的事。对于收集到的问题按轻重缓急分类梳理,急事即办、难事商量办。“书记下午茶”定好规则,促进文明议事和高效决策,并取得良好效果。

奉上“安心”茶,破解“决而不实”。借由“书记下午茶”平台,社区挖掘身边榜样,讲好小区故事,将“茶话会、解民忧”的好传统不断发扬光大。“书记下午茶”链接共建单位、爱心商家等优质资源,整合多种社会力量,把资源引进来,打造小区、企事业单位、其他社会组织共建共治“同心圆”。

办实事,让居民更暖

共商共建,“千方百计”解民忧。在“书记下午茶”活动中,园山社区了解到不少老人因行动不便,无法到银行办理换领厦门市民卡业务,于是社区出面协调工商银行园山支行上门服务。嘉诚花园通过“书记下午茶”形式召集党员代表、业主代表一起议事协商,最后决定用小区的部分公共收入资金来解决消防管网改造问题,还完成了各楼栋主体外立面、顶层屋面防护墙栏杆立柱维修加固。“没想到去社区喝了杯茶,就化解了烦心事。”居民这样说。梅阳花园、源泉山庄等小区完成老旧小区改造,龙潭花园小区停车场重新规划并完成休闲场所改造及两处无人管理卫生死角的改造。“江鹭花园小区”作为网格小区示点,从改造小区道闸系统到改造露天平台等实践不断探索无物业小区治理模式。

共治共享,“幸福链接”解难题。2021年,“书记下午茶”开进园山小区,园山小区居民提出建设小区休闲场所的建议,湖里区直机关党工委、湖里国投等单位捐资捐物,居民群策群力主动认捐,合力建成小区凝心廊和聚力亭;湖里国投物业服务党支部捐资购买绿植,提升小区绿化;东顺涂料党支部捐资设置30条休闲石椅。2022年,“书记下午茶”走进梅阳花园,通过互动交流,促成湖里区直机关党工委捐资共建小区“近邻党建幸福长廊”。2023年,湖里国投资产运营有限公司对嘉诚花园黄土裸露区域进行绿化;厦门韵筑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助力江鹭花园卫生死角改造成睦邻休闲点。

贴民心,让近邻更亲

红心邻里,“多措并举”强思想。“书记下午茶”由社区党委书记和各党支部书记轮流召集组织,把党员大会开成宣讲会、议事会;把党课上成知识学习会、比学赶超会,既增强了社区党组织书记的责任感,也增强了党员居民的参与感、获得感。比如,园山社区党委为50年以上党龄的老党员集体过“政治生日”,开展“红歌大家唱”、“我为祖国读本书”朗读比赛等活动都一一融入“书记下午茶”,活动与会议实现无缝对接。“书记下午茶”以群众精神需求为导向,不仅加入好邻居、好朋友的元素,还融入了更多闽南元素、乡情共情的文化。

左邻右舍,“多方参与”促和谐。“书记下午茶”的成员来自各个领域,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相互守望、共同担当。以前,邻里之间关系紧张,经常因停车、卫生等问题发生争执,业主和物业、保安关系也比较紧张。“书记下午茶”为邻里搭起“谈心”平台,推动居民互信互助氛围的建立,一些小区打造“物品共享角”“工具共享间”,由居民自愿提供家中的闲置工具,让有需要的邻居自行联系借用。“一借一还”间,既打破了小区邻里之间的“陌生感”,也增进了邻里情谊。

经验启示: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江头街道园山社区巧借闽南功夫茶这一茶道文化形式,通过“书记下午茶”,社区党委厘清问题,提出针对性对策,从关怀困难居民、化解矛盾纠纷到小区改造提升、拓展志愿服务,汇聚邻里大小事,发挥群众大智慧,解决居民烦心事。“书记下午茶”通过便民化形式创新,注重内容多样性,将理论宣讲等纳入“书记下午茶”活动,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闫涵 签发:张宝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