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事居民议

包秀春 刘洋

“社区事居民议,如今,小区停车难、绿化维护等问题都能坐下来商量着解决,日子越过越舒心!”近日,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区东郊街道和泽社区居民的感慨,道出了当地完善议事协商机制、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带来的社区变化。

通辽市以提升居民自治能力为切入点,持续完善社区议事协商机制,将科尔沁区作为自治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实验试点,聚焦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以“党建引领、制度筑基、平台赋能、多方共治”为路径,持续健全基层议事协商体系,让“群众事群众说了算”落地生根。

党建引领筑基础,把准协商“方向盘”​

科尔沁区始终将党建引领作为基层议事协商的“红色引擎”,明确党组织在议事协商中的领导作用,确保协商不偏离民生导向、不脱离政策轨道。建立“党组织提议—党员带头议—群众参与议”的三级联动机制,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协商治理效能。针对老旧小区改造、物业服务提升等重点民生问题,建立党员联系群众制度,每名党员联系若干户群众,及时了解群众诉求,为议事协商提供第一手资料,让党员成为矛盾纠纷排查的“信息员”、矛盾化解的“调解员”、政策法规的“宣传员”。通过“党员议事先锋岗”“党代表联络站”等载体,组织党员带头调研、收集民意,使协商议题精准对接群众需求。

制度筑基强保障,拧紧协商“安全阀”​

为避免议事协商“走过场”,科尔沁区聚焦制度机制建设,出台《完善社区议事协商机制 提升居民自制能力实施方案》,明确议事协商主体、内容、程序和保障措施,完善“议题收集—方案制定—协商议事—结果公示—跟踪落实”全流程标准,通过定主体、定流程、定时限、督落实,规范议事协商会议召开、意见征集、分歧调解等环节,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铁路街道永安桥社区推行居民议事协商“四步工作法”:“筛”出急难愁盼,通过居民微信群日常线上巡查、网格员线下走访等方式,捕捉高频民生诉求,精准锁定待解决的主要矛盾;“说”清居民诉求,社区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入户,面对面倾听不同群体意见,全面梳理诉求方向,确保民意无遗漏;“商”定解决方案,将诉求转化为具体方案,组织居民以“一户一票”形式开展线上或线下投票,全程公开计票,形成共识方案;“晒”出落实结果,及时公示问题处理过程与结果,协调资源推动方案落地,通过在居民群公示、逐户回访等方式接受监督,确保成效闭环。

铁路街道民主桥社区实施“六步议事”:多种渠道“提议题”,搭建“线上+线下”诉求征集网络,网格员每周开展“敲门行动”,在小区出入口设置“议事信箱”,楼栋微信群内24小时接收居民建议;多方恳谈“出主意”,打破“单一主体决策”模式,搭建“居民会客厅”平台,邀请居民代表、物业服务企业、商户、辖区单位等多方参与;议事组织“拟方案”,成立由党员、楼栋长、志愿者组成的“议事攻坚小组”,对恳谈结果开展实地调研、成本核算;张榜公示“开言路”,方案成形后,通过“线下公告栏+线上微信群”双公示,同步设置意见箱和线上反馈通道;专家审查“定公约”,邀请法律顾问、基层治理专家、社区老党员、群众代表组成“评审团”,对方案的合法性、合理性“问诊把关”;居民表决“说了算”,通过“线下投票+线上表决”结合,真正实现“居民事居民定”。​

平台赋能拓渠道,搭建协商“连心桥”​

科尔沁区突破“固定会议室协商”的传统模式,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多方议事协商平台,让居民“随时能议、随处可议”。线下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议事厅”“说事室”等,结合实际开展“庭院议事”“广场议事”等特色活动,为群众提供便捷的议事协商空间;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推出“上门协商”服务;在商场超市、快递驿站等场所设置“议事意见箱”,安排专人每周收集整理诉求;线上搭建议事“云平台”,开展“微议事”“云协商”,居民通过微信公众号、社区微信群等渠道可随时提交议题、参与线上投票、查看协商结果。同时,各社区组建“协商联络员”队伍,由网格员、楼栋长担任,负责对接居民需求、组织协商活动。

明仁街道交通门社区搭建“明理仁心”议事亭,作为社区的固定协商阵地,定期组织居民议事会;此外,创新“益起议小板凳议事会”,打破场地限制,在小区院落等居民集中区域,由网格员牵头,居民围坐交流,即时讨论解决邻里矛盾、楼道堆物等“微问题”;开设“益杯茶居民茶话会”,营造“家庭式”氛围,减少居民对“开会”的抵触感,更易收集真实诉求。

多方共治聚合力,激活协商“新动能”​

科尔沁区打破基层治理“社区单打独斗”的局面,积极吸纳新就业群体等力量参与议事协商,构建“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共治格局。一方面,聘请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担任“社区议事观察员”,利用其走街串巷的优势,实时收集居民诉求、反馈社区问题;另一方面,引入法律咨询、矛盾调解、养老服务等领域的社会组织,为议事协商提供专业支持。

施介街道平安社区采用“关心事 码上拍”的模式鼓励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等新就业群体主动融入社区网格治理,将日常生活中发现的社区治理问题通过“随手拍”的方式及时向社区反馈,并及时安排处理。

明仁街道交通门社区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通过“三微治理法”,即开展“微协商”,推进“微互助”,促成“微组织”,充分吸纳居民建议,邀请住建、物业等多方参与议事协商,科学制定改造方案,有效解决停车位不足、绿化缺失、设施老化等问题,实现议事协商成效和群众满意度“双提升”。

经验启示:

从东郊街道和泽社区的停车难题化解,到明仁街道交通门社区的老旧小区改造落地,通辽市科尔沁区以“党建引领、制度筑基、平台赋能、多方共治”的“四轮驱动”模式,让基层议事协商从“纸上方案”变为“民生答卷”。如今,议事协商成为居民自治的有力抓手,群众满意度稳居高位,不仅破解了一批民生痛点,更激活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主动性。这场“众人议事、众人成事”的实践,充分发挥了居民自主性、参与性和创造性,畅通了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的表达渠道。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委社会工作部)

(责编:闫涵 签发:张宝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