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社会组织培育管理,推动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各地党委社会工作部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强化组织建设、理顺管理体制、建强负责人队伍等一系列扎实举措,深入推进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工作与改革发展深度融合。
加强党组织建设是提升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工作质效的前提。各地坚持应建尽建、分类施策,持续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
北京市石景山区委社会工作部坚持“抓行业抓党建、管领域管人群”原则,构建起“行业党委引领、行业协会商会党组织协同、行业企业党组织参与”的行业党建新格局。通过成立网约配送行业党委等,推动党建引领向更多新兴行业拓展。创新党组织建在链上模式,以产业链党建激活产业发展动能,持续强化律师、物业、互联网等行业党建工作,实现党组织建设与行业发展同频共振。
河南省洛阳市委社会工作部近期出台《洛阳市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工作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4-2027年)》(简称《计划》),明确提出实施政治引领、凝心铸魂等六个专项行动。《计划》要求加大党组织建设力度,坚持应建尽建原则,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加快建立独立党组织;已建立党组织的,抓好巩固提升;不具备建立独立党组织条件的,成立联合党支部。“我们还设定明确目标,计划到今年年底,全市行业协会商会党组织覆盖率大幅提升。”洛阳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针对部分行业协会商会存在的管理体制机制不清晰、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多地通过创新工作机制、明晰权责边界,着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协同高效的监管与服务格局。
湖北省黄冈市创新建立《黄冈市全市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和改革发展专项工作机制》,形成“1+7+5+N”的专项工作体系。据黄冈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1”指建立由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担任召集人的工作机制;“7”即履行党建和改革重大问题集体决策等7项职责;“5”则是建立议事决策、报告报备等5项工作制度;“N”代表在专项工作机制牵头领导下,综合监管部门、行业管理部门(业务主管单位)协同联动。黄冈还明确已脱钩的47家全市性行业协会商会的行业管理部门责任,推动形成“脱钩不脱管、脱钩不脱联系、脱钩不脱服务”的协同管理新格局。
“我们着力构建市委‘两新’工委统一领导,业务主管单位、行业管理部门和社会组织综合党委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黑龙江省鸡西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宋振江表示,鸡西市同步指导县(市、区)完善“两新”工委体制机制,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在明确责任分工方面,坚持“管行业也要管党建”,分批次制定行业管理部门、业务主管单位指导监管的行业协会商会名单。针对规模小、党员少的县级行业协会党组织,探索由乡镇(街道)党组织直接管理,确保在基层“兜得住”。截至目前,鸡西市已建立行业协会商会党组织59个,覆盖行业协会商会100个,实现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动态推进。
负责人的素质能力与政治素养,关系到行业协会商会的发展方向和党建成效。各地严格负责人任职管理,同时加强培训,积极探索党组织与管理层融合互动机制。
“我将把所学政策知识与先进经验转化为实践动力,进一步优化商会服务模式,为推动商会及会员企业高质量发展、助力西安区域经济建设添砖加瓦。”近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委社会工作部举办的西安市行业协会商会负责人培训班上,参训学员西安市桐城商会会长黄韶鹏表示。此次培训汇聚了全市50余位行业协会商会负责人和市级部门分管同志,培训紧扣实际需求,设置了7场专题授课,内容涵盖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解读、民营经济政策分析等重要议题,同时结合现场教学与分组研讨,全方位提升学员的履职能力。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创新推行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引领治理新模式,县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多部门出台《全县性行业协会商会负责人人选审核办法(试行)》,构建“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新机制。建立由县委社会工作部牵头,12个部门参与的联审机制,对负责人人选的政治表现、廉洁自律等进行全方位审核。目前,全县34家行业协会商会已有24家实现党组织书记与会长“一肩挑”,党员负责人占比达71%。县革命老区发展促进会通过交叉任职模式,年内协调解决会员企业融资、用工等难题21项,促成产业链合作项目8个。
(本报记者 范晓翌)
(责编:闫涵 签发:张宝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