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担当实干(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作出顶层设计,部署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夯实社会治理群众基础等一系列重点任务,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江西省委社会工作部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谋深抓实社会工作重点任务,不断健全体制机制,加强实践创新探索,着力打造更多具有全国影响力、江西辨识度的社会工作品牌,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着力在统筹推进社会治理上展现新作为。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强化党的领导。健全“1+7”组织框架,坚持和加强党对社会治理的全面领导,集中精力抓谋划、强统筹、建制度、促落实,推动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发挥现有协调机制作用,加强部门协同,清单化推进落实社会治理重点任务,促进资源整合、力量融合。加强社会群体服务管理。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团结引导各类社会群体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创新社会工作联系制度,针对不同社会群体特点做细做实服务管理,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关心关爱困难、特殊群体。抓好前端防范化解。健全落实监测预警、观察联系点、会商、督办等制度,深入实施“1135”项目,强化风险隐患排查和治理。拓宽基层各类组织和群众有序参与社会治理渠道,凝聚各类社会群体力量,防范社会风险,提高社会治理效能。

着力在深化拓展新兴领域党的建设上实现新提升。优化新兴领域党建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管行业也要管党建”,聚焦重点,精准发力,促进全省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水平整体跃升。抓实新兴领域“两个覆盖”。深入实施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把抓好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作为基础性长期性任务。紧盯重点企业、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群体,健全完善“撞库比对+常态覆盖+持续推进”覆盖机制,抓总部带全网、抓龙头带全链、抓行业协会商会带会员、抓党建带群建,做到组织覆盖、工作覆盖同步推进。抓实新就业群体服务管理。深化落实新就业群体关爱服务“暖心20条”,加强街区、小区、医院、校园、商圈等友好场景标准化建设。做实新就业群体服务管理会商机制,全面落实补充工伤保险,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压实平台企业责任和属地责任,维护好新就业群体合法权益。抓实党建工作赋能发展。围绕省委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健全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制度机制,深化属地党委主导、链主国企带动、行业协会商会牵头等产业链党建工作模式,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管理深度融合。以党建引领深化行业协会商会改革,不断增强行业协会商会行业自律和专业服务功能。

着力在持续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上取得新成效。深入实施省委治理强基战略,健全上下贯通的工作体系,推动资源、服务、管理下沉基层,促进基层治理效能全域提升。拓展减负赋能成果。持续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全面落实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健全村(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度。巩固“4+2+1”挂牌成果,制定实施村(社区)依法自治类工作事项、依法协助类工作事项“指导目录”。推广优化乡镇(街道)协调响应评价机制,推动“未诉先办、接诉即办、吹哨报到、协调响应评价”有机融合。健全基层治理体系。强化乡镇(街道)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打造“赣事好商量”+基层议事协商品牌。健全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全面做好村(居)务公开工作,加强乡村治理,完善社区治理,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加强基层力量配置。加强基层政权建设。认真抓好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把班子配齐、把组织建强。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全面落实“三岗十八级”岗位等级序列和薪酬保障体系。规范优化网格管理服务,配齐配强网格工作力量。

着力在扎实做好凝聚服务群众工作上彰显新担当。深入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更好回应群众关切、维护群众利益。推动信访工作融入社会工作大局。履行好统一领导责任,支持信访部门开展工作,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深化“地域、领域、险域”信访问题的综合治理。健全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制度,建好用好“问计江西”人民建议征集平台,畅通和拓展征集渠道,推动征集成果及时转化和利用。提升志愿服务水平。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提升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发展水平,深入实施“薪火共益”计划,强化志愿服务组织管理。统筹推进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服务水平。加强自身建设。推动社会工作领域改革任务落实,完善社会工作政策法规体系。加强模范机关、一流部门建设,加快打造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心系群众、服务社会、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持续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服务群众本领。

(江西省委社会工作部)

(责编:闫涵 签发:张宝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