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区建设光靠钱不行,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唯有筑牢邻里相亲的情感根基,才能让社区成为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港湾。在各级党委社会工作部的指导推动下,邻里活动与便民服务相互交融,既拉近了邻里距离,也激发了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
“以前邻里间碰面只是打个招呼,这次活动让我们真正熟络起来!”湖北省宜都市姚家店镇枫相树村村民王阿姨话里话外透着开心。前些天,该村首届“睦邻”文化活动温情启幕,村民自编自导的广场舞、方言小调轮番登台,在外务工游子的视频祝福让台下不少人感动不已,“睦邻之星”“和美家庭”“文化传承热心人”等表彰环节,让村民在和谐欢快的氛围中感受浓浓的邻里之情。宜都市委社会工作部还借活动契机,发布了宜都市“与邻说”邻里守望社区志愿服务项目。“我们将持续深化‘睦邻’品牌建设,常态化开展邻里互助、文化惠民活动,让和美乡风浸润乡村每个角落。”宜都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邻里活动不仅是拉近人际关系的纽带,更是各级党委社会工作部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凝聚人心汇聚共识的重要抓手。
近日,在安徽省淮南市春申里文旅街区,淮南市委社会工作部联合相关部门,启动以“睦邻一家亲”为主题的首届“邻里文化周”。这场持续5天的活动精心设计13项专题内容,既有时下流行的趣味运动会、“我是社区小主人”演讲,也有书法义卖、慈善一日捐等公益环节,更涵盖惠企政策解读、应急管理宣传等服务。“活动积极践行‘六尺巷’故事中谦和礼让的美德,将‘和谐邻里’作为破解基层治理问题的切入点,以服务居民为‘半径’,画出基层治理最大‘同心圆’。”淮南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活动期间,各县区协同联动,开展邻里文化活动,凝聚社区温情,促进邻里和睦。
邻里间的欢声笑语固然动人,但要让这份温暖持续传递、治理效能真正落地,更需要系统性的制度设计与治理理念的升级。
吉林省洮南市委社会工作部牵头成立专项工作组,统筹全市社区开展“守望相助 共建家园”主题邻里系列活动。5000余名驻地企业职工、快递员、社区居民踊跃参与,让“全民共治”理念深入人心。各社区依托网格摸清居民需求,量身打造特色活动,并在活动中收集意见建议、现场解决问题。“现在参加活动不仅玩得开心,提的意见还能被重视,感觉自己是社区真正的主人。”居民李阿姨感慨地说。
在广东省佛山市,“粤治粤美·岭南邻里周”正以“和善邻里通济佛山”为主题,通过232场特色活动搭建起邻里互动平台。佛山聚焦“两社三中心”建设,将社区着力打造为服务、邻里、活动三大中心,充分体现社区的社气和社品。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佛山已实现物业小区党支部应建尽建,织密四级党建网络,构建起党组织引领、业委会履职、物业服务企业服务的运行机制。目前,全市4795个党群服务中心共同构建起“10分钟服务圈”,配套养老设施实现精准服务供给,和善小区、熟人社区建设进一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一场场邻里活动,串联起民心向背;一次次贴心服务,夯实了治理根基。各级党委社会工作部以邻里活动为抓手,让邻里温情成为基层治理的“润滑剂”,让群众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收获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本报记者 汤珊珊)
(责编:闫涵 签发:张宝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