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有事喊我们,党组织常想着我们”(新兴领域党建)

“真没想到,孩子上学的事儿真给解决了!”快递员李丹攥着崭新的入学通知书,在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新就业群体一站式服务中心激动不已。不久前,她和同事还因户籍不在本地、工作流动性大,孩子入学问题不好解决一筹莫展。后经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全程跟进协调,让难题迎刃而解。

这温暖的一幕,正是临潼区以党建为纽带,为新就业群体纾困解忧的生动缩影。2025年以来,临潼区委社会工作部紧扣新兴领域党建重点任务,以“政治引领强根基、组织覆盖促发展、协同共建聚合力”为抓手,构建起“领航、强基、聚力”三位一体新格局,让党的关怀穿透行业壁垒,直达新就业群体心坎,为新兴领域注入澎湃“红色动能”。

高擎政治引领“指挥棒”

“新兴领域在哪里,党的旗帜就飘到哪里;新就业群体需要什么,党建工作就聚焦什么。”临潼区坚持高位谋划,将新兴领域党建纳入全区基层党建工作大盘,区委“一把手”扛起主责,召开专题会议6次,制定专项方案靶向推进。

在机制构建上,临潼区形成“区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统筹协调、社会工作部门指导推动、行业管理部门各负其责”的协同工作机制。优化“两新”工委运行机制,吸纳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细化职责分工。针对互联网、“小个专”、道路运输等重点行业,强化行业党委作用——打造“E潼前行”互联网党建品牌,设立示范专户;建立6个“司机之家”,让奔波有温度。

织密组织覆盖“保障网”

为破解新兴领域党组织“底数不清、覆盖不全”难题,临潼区开展五轮次全覆盖摸底排查,采取“实地走访+电话问询+资料核查”多元调研模式。建立跨部门数据协同机制,与统计局、工信商务局、民政局实时共享信息,对“五上”企业和社会组织数据严格校验,分类建立“一企一册”台账。

在组织建设上,临潼区坚持标准从严、方式灵活,明确党组织组建程序、组织架构、人员配备要求,因地制宜采取单独建、临时建等方式,推动应建尽建、能建快建。专门为网约配送员群体建立党支部,让流动党员“安家”、新兴群体“归队”。同时,新选派百余名党建工作指导员入驻新兴领域组织,倾斜30余个发展党员指标充实党员队伍,并与群团组织建立区级联动机制,落实党建带工建、带团建、带妇建要求,确保党的工作覆盖到新兴领域各方面。

激活协同共建“强引擎”

“渴了有水喝,饭凉了能加热,还能免费咨询法律问题,这驿站真是太贴心了!”在“潼”心驿站,网约配送员黄师傅一边充电一边感慨。

临潼区创新构建“30+N”红色服务矩阵——以30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支点,以N个“潼”心驿站为末梢,按有统一标识、有休憩座椅、有充电设备、有直饮热水、有应急药箱、有食品加热的“六有标准”升级驿站,提供12项基础功能和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等特色服务。

更实举措接连落地:临潼区依托石油城社区食堂等打造14个“小哥食堂”,提供错峰优惠就餐;在区级综治中心建立新就业群体一站式服务中心,对子女入学、社保缴纳等急难愁盼问题实现“一站式解决”;针对直播电商从业者,成立视频直播电商协会,并同步组建党支部、联合工会,规范行业发展,维护从业者权益。

更暖心的是,深化“党建引领+暖‘新’服务+志愿活动+基层治理”四融合机制,引导200余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到社区报到。快递员、网约配送员发挥“熟门熟路”优势,化身“移动探头”,及时反馈社区卫生死角、安全隐患;开展“‘石榴花’开·暖‘新’相伴”活动,累计组织义诊、线上招聘会等活动百余场。3名货车司机荣获2025年全市“优秀党员货车司机”,1名获评2025年全市“最美党员货车司机”称号。

“以前觉得自己是‘外人’,现在社区有事喊我们,党组织常想着我们,感觉真正成了‘自家人’。”网约车司机李师傅道出了众多新就业群体的心声。

从解决“子女入学”到搭建“潼”心驿站,从织密组织网络到激活治理效能,临潼区以党建为笔,在新兴领域写下“领航有方向、服务有温度、治理有力量”的生动答卷。当快递员成为社区“移动探头”,当货车司机捧回“最美党员”奖章;当党建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融入“小哥食堂”的热饭暖汤,刻进“一站式服务中心”的办事窗口,镌刻在每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被尊重、被需要的获得感中,这份以心换心的“红色动能”,正悄然重塑城市治理的“毛细血管”,让每一份流动的职业都成为稳固的社会基石,托举起更有温度的城市未来。

(本报通讯员 赵丹)

(责编:闫涵 签发:张宝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