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就“加强社会组织培育管理”作出明确部署,为加强和改进新社会组织党的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突出抓好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
行业协会商会作为新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政府、市场、企业的桥梁纽带,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有生力量,也是党的工作和群众工作的关键阵地。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结合山东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推动行业协会商会等新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必须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始终,在党建引领、综合监管、深化改革上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坚持政治引领
筑牢新社会组织“红色根基”
贯彻落实“管行业也要管党建”要求,加强党对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的全面领导。实践证明,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抓紧抓实党建工作,才能确保新社会组织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山东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着力健全党建工作管理体制,完善省委“两新”工委运行机制,将31个省直部门社会组织党委隶属关系理顺至省委“两新”工委,构建起权责清晰、运行高效的工作体系,压实行业管理部门党建工作责任。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加大保障力度,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推动党组织班子成员与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和党风廉政建设,制定出台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细化7类请示事项、13类报告事项,强化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开展廉政警示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新社会组织的发展优势。
强化综合监管
促进新社会组织规范运行
新社会组织面广量大、主体多元,必须健全综合监管体系,提升监管效能。山东在省级层面厘清全部660家行业协会商会与60个行业管理部门对应关系,制定“党建、指导、监管、服务”四张清单,推动部门履职尽责,确保“脱钩不脱管”。严格负责人管理监督,建立并落实社会组织党委初审、10部门联审、社会工作部门终审的审核机制,严把政治入口关,已审核批复98家621人次负责人人选。推动内部治理规范化,制定《行业协会商会内部管理制度工作指引》,指导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诚信自律建设。制定印发《关于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切实加强全省性行业协会商会作风建设的通知》,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加大对违规评比表彰、违规收费以及超期不换届、超期任职等事项的整治力度,清理违规评比表彰30余项、“僵尸型”行业协会商会10余家,维护健康有序的行业发展环境,有效防范化解风险隐患。
深化改革赋能
激发新社会组织服务活力
新社会组织在动员社会力量、整合资源、提供专业服务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山东省组织实施党建引领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六大行动”,推动18项工作举措落地。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结构布局,按照“该合并的合并、该退出的退出、该培育的培育”原则,重点在新经济、新业态、新兴产业领域培育一批品牌性、引领性的社会组织,年内培育100家以上省市两级行业协会商会。积极搭建服务平台,组织开展“赋能高质量发展·齐鲁行”活动。今年已举办7期,组织180余家全省性行业协会商会及其会员企业赴多地开展项目建设、产业合作等,促成合作金额超70亿元。引导社会组织积极发挥作用,支持其参与制定行业标准、行业规划,反映行业诉求,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引导其有序参与社会治理、提供公共服务、承担社会责任,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新社会组织党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坚持分类指导、精准施策,不断加强行业协会、学会、商会、中介组织等各类新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努力探索符合中国国情、体现时代特征、彰显制度优势的新社会组织党建新路。
(作者单位为山东省委社会工作部)
(责编:闫涵 签发:张宝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