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宝坻区委社会工作部紧密结合区域实际,通过系统化布局、标准化管理、多元化协同,全面推动党群服务中心提质增效,使其真正成为凝聚党员、服务群众的坚强阵地。
强化顶层设计与系统布局,夯实党群服务阵地基础。宝坻区委社会工作部通过高位推动、系统谋划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明确建设标准、移交程序、管理要求等内容,厘清职责分工,压实街道、社区及相关部门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确保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在科学规划下有序推进。区委社区工作部秉持“全域覆盖、均衡布局”原则,结合城市发展规划、人口分布、群众需求等因素,联合规划、住建等部门,合理确定中心选址与规模,着力构建“15分钟便民服务圈”,实现党群服务网络的高效延伸。
推动标准化建设与功能优化,提升服务精准性和实效性。宝坻区着力推进党群服务中心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积极回应多方需求,创新服务供给,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在凝聚群众、服务基层中的作用。坚持“小办公、大服务”“一室多用”理念,不断压缩办公面积,扩大居民活动空间,提升场所利用效率。结合需求清单、资源清单、活动清单等三张清单机制,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助老助困、矛盾纠纷调解等活动。特别关注新就业群体,设立“群蜂归巢”暖新驿站,提供各类暖心服务,引导新就业群体到社区报到,增强其归属感。区委社会工作部明确党群服务中心统一标识、内外挂牌等标准,取消各类证明140余项,大幅清理不规范牌子。加强对新建中心的全程监管,从立项、设计、施工到装修严格把关,倡导亲民便民、勤俭节约,杜绝奢华浪费。依托信息化平台对面积不足的中心进行跟踪整合,通过整合闲置用房、社区服务站点等资源,扩充服务空间,有效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
深化多方协同与治理创新,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宝坻区积极拓展党群服务中心在整合资源、促进参与、推动治理方面的功能,通过机制创新凝聚多方力量,形成基层治理合力。广泛吸纳驻区单位、物业服务企业、社区民警、志愿者、商户等力量进入治理队伍,建立大事共议、实事共办、要事共决、急事共商、难事共解等“五事联办”机制,促进区域协同共治。落实“双报到”制度,推动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参与社区服务,累计开展联建活动1300余场,服务群众超10万人次。构建“社区—网格—楼门”三级架构,划分860余个基础网格,配齐“两长四员”工作力量,推动住建、城管、公安、电力等部门人员入格,形成党建引领、多方参与、协同共治的治理新模式。艺馨佳苑社区建立“网格员日巡、微网格员周查、调委会月统”等三级排查机制,依托社区党组织、网格、楼栋片区、微网格小组、居民中心户等五级联动体系,每周动态摸排矛盾纠纷,并组织专班跟进化解,累计开展矛盾纠纷排查800余次,矛盾纠纷化解率达100%。在党群服务中心搭建居民议事厅、协商议事会等平台,促进矛盾纠纷就地化解,让“大家事、大家议、大家管”,不断激发居民自治活力,实现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宝坻区通过系统推进党群服务中心的建、管、用,显著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与服务群众水平。下一步,宝坻区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与创新驱动,进一步优化工作机制、拓展服务功能,推动党群服务中心提质升级,为党员和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温暖的服务。
(作者单位为天津市宝坻区委社会工作部)
(责编:闫涵 签发:张宝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