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社会工作服务护航未成年人成长(工作实践)

作为新时代教育体系的重要助推力量,学校社会工作服务在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方面有着独特价值。今年以来,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委社会工作部会同县教育局等部门在青溪初中、珍珠学校启动学校社会工作服务试点,联动杭州市上城区紫薇原点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属地和医疗机构等5个主体紧密合作、“N”个部门和社会公益力量有效支持的服务网络。

突出专业引领,打造协同服务网络

优选专业力量。综合考量实务经验、协调能力和专业水平等因素,在青溪初中、珍珠学校择优选配2名具有专业背景的学校社工,运用专业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为2所学校共2000余名师生提供个案、小组、团辅及其他支持服务,并配备专业督导2名、高级社会工作师1名,定期指导、复盘,破解校内服务力量短缺和“家校社”联动不足等问题。

组建综合服务小组。建立由学校社工、德育副校长、心理教师、心理医生等组成的综合服务小组。在整合德育、心理辅导、心理诊疗等功能的基础上,学校社工从学生生活环境、现实困境出发,找准家庭、社交等方面根源问题,提供个性化、延续性、广覆盖的支持服务。

充当联动支点,实现精准综合施策

深入走访摸清底数。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并非单纯的个体问题,须挖掘其家庭、社区等背景,针对存在严重心理危机的学生,学校社工利用周末、假期开展入户走访,累计探访30余名特殊学生及其家庭,深入掌握其心理危机根源问题,并定期联络跟踪,为联合施策打好信息基础。

建立系统干预机制。制定《青少年心理健康综合干预机制》,对有严重心理危机的学生,通过多方联合研判,制定家庭、学校、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属地、医疗机构及“N”个部门、社会公益力量各司其职、共同参与的系统性干预方案,由学校社工牵头实施推进,实现力量最大化。同时,整合社会各界资源予以帮扶,例如,联动心理医生,为学生打通个性化治疗路径;链接慈善力量捐助物资,改善学生学习和生活环境;联合妇联家庭教育讲师,调节个案亲子关系和提升家庭教育能力;协同个案所在村(社区)儿童主任,每月定期了解家庭动态。

丰富支持载体,系统改善成长环境

搭建信任沟通桥梁。“社工信箱”是学生寻求支持、表达困惑、倾诉烦恼的专属平台。学校社工秉持非评判性接纳的专业原则,以同理心对待每一封来信,将此渠道作为建立信任关系的重要桥梁,学生更容易接纳和寻求帮助。通过定期收集与专业回复,实现对有潜在心理风险学生的早期发现和干预。

拓展社会实践路径。为进一步拓宽社会实践路径,提高学生社会融入能力,学校社工利用假期时间联动周边社区,组织开展环境保护、老年人关爱等多样化的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80余名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能力、拓宽视野,弥补家庭支持资源的不足,助力其全面发展与成长。引进秀水志愿服务队进校园,协助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月主题活动,近千名师生受益,得到学校、家庭的充分认可。

随着淳安县学校社会工作服务进入全新发展阶段,下一步,县委社会工作部将联动多部门打好协同治理组合拳,为未成年人营造更加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

(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闫涵 签发:张宝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