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 奋力谱写浙江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对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作出专门部署,明确了未来一个时期社会工作的目标方向与实践路径。浙江省委社会工作部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在肩,将结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一体推动全会精神在之江大地落地生根,努力在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实现重大突破,呈现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标识更加鲜明的生动图景。

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完善党领导社会工作的体制机制。《建议》提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浙江肩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等重大使命,社会工作面临的情况更加复杂、任务更加繁重,必须坚持好、运用好党的领导这一最大优势。要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精心组织“百名部长谈、千名书记讲、万名社区工作者宣”等系列活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乡村、进社区、进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进新就业群体。对标对表党中央关于社会工作的决策部署,加强“十五五”时期社会工作重大问题的前瞻性研究,高标准、高质量编制相关规划纲要。持续深化机构改革成果,进一步厘清职责边界、优化运行机制,从制度设计、机构职能、工作流程上确保党的全面领导在社会工作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得到不折不扣地落实。要完善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优化完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现代社区建设联席会议、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工作联席会议、社会工作人才和志愿服务工作联席会议、“两新”工委等机制,建立信息共享、定期会商、督促落实等制度,着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社会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

以扩面提质为重点,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建议》提出,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浙江新兴领域党建工作起步早、基础好,但也面临组织形态新、人员流动快、思想多元化等挑战。要拓展深化新兴领域“两个覆盖”。建立健全常态化摸排、动态化组建、规范化提升机制,持续推动新兴领域“两个覆盖”工作。指导各地结合实际,“一社一策”精准推动党组织应建尽建、建优建强。要引领推动改革发展。深化“双融双强”、新生代企业家“双传承”等实践,持续实施党建赋能发展行动,积极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作用,稳妥推进管理体制改革、负责人任职管理、结构布局调整优化等工作。要抓深做实关爱凝聚。压实平台企业党组织责任,广泛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理想信念教育。改进各类社会群体服务管理,加强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拓宽职业伤害保障覆盖面,探索符合新就业群体特点的保险制度。以友好场景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构建一码、一驿站、一学院、一基金的“四个一”服务矩阵。

以强基赋能为关键,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建议》提出,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浙江是“枫桥经验”的发源地,更是其创新发展的试验田,必须坚持好、发展好这一宝贵财富,在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创造更多经验。推动“141”体系高效运转。指导各地建强用好县级社会治理中心这一枢纽,发挥基层治理四板块实战实效,夯实村(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网格底座。以“基层智治大脑”为支撑,推进省市县三级平台互联互通,为基层减负赋能提供强大数字支撑。激发社会力量参与活力。大力推广西山社区治理经验,深化党建引领,推动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等各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健全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支持有条件的社会组织承接公共服务项目,鼓励新就业群体发挥所长开展社区服务。促进社区形态融合升级。贯彻落实党中央及省委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一体推进现代社区与未来社区(完整社区)建设,协同建设部门建立工作机制,统筹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因地制宜推进超大社区、村改社区、产业社区等城市特殊区域治理,有效提升治理服务水平。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扎实做好凝聚服务群众工作。《建议》提出,完善凝聚服务群众工作机制。浙江深刻践行“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理念,始终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社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做优“浙里最暖”品牌。纵深推进暖心为老、暖心扶幼、暖心为新等系列行动,精心培育一批具有辨识度、影响力的志愿服务项目,不断丰富和拓展“共富同行·浙里最暖”品牌的内涵与外延,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群众。持续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员队伍建设。实施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培育工程,优化项目遴选和支持政策,高质量开展高级社工师评审,举办高层次人才能力提升班,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专业人员队伍。持续做好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完善“民呼我为”工作体系,推广“民情日记”等做法,健全人民建议“征集—研判—办理—反馈—转化”全链条机制,真正将人民群众的“金点子”转化为改进工作、优化政策、推动发展的“金钥匙”,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浙江省委社会工作部部长、省委“两新”工委书记 龚和艳)

(责编:闫涵 签发:张宝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