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协会”转动“大产业”(行业协会商会在行动)

近年来,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通过健全运行机制、搭建共治平台、突出服务实效三项举措,推动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工作与改革发展深度融合,有效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健全机制,让协会“跑得更稳”

“以前协会工作缺乏标准,党建工作怎么抓、协会内部如何治理,都得‘摸着石头过河’,走了不少弯路。如今有了实务手册作指南,遇到问题该找谁、该怎么办一清二楚,协会建设也越来越规范了。”谈起近年来的变化,博兴老粗布协会会长王建春感慨道。他口中的“实务手册”,是该县编制的《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和改革发展实务手册》,涵盖党建工作、内部治理等18项工作规范,为行业协会商会健康发展提供了清晰指引。

博兴县通过建立重大事项请示报告、负责人人选审核、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任职谈话等四项制度,逐步形成系统规范的县级工作框架,确保行业协会商会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搭建共治平台,让沟通“零距离”

博兴县搭建政府、行业协会商会、属地三方协同治理平台。依托“e盏茶事”恳谈会、县领导联系服务等机制,开展共建活动30余次,畅通政府和行业协会商会沟通渠道。

今年5月,博兴县金属板业商会经深入调研,提出“深化绿色转型,加强VOCs和NOx深度减排”的行业发展建议。在6月的“e盏茶事”恳谈会上,在对建议的背景动因、预计成效进行详细介绍后,该建议得到县领导和工信等部门一致认可,当月即被纳入《关于支持金属板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过去跨部门协调费时费力,现在举办一次恳谈会就能促成决策,为我们强化行业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博兴县金属板业商会会长王树银谈到。

博兴县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部门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加强民政、市场监管、行政审批等部门的横向联动,形成治理合力。“今年以来,通过行业建议征集‘直通车’,我们已收集并解决79个具体问题。”县委社会工作部部长马文婷表示,部门联席会议机制为行业协会商会发展营造了优质环境。

释放服务效能,为产业“注入活力”

博兴县将服务行业发展、融入基层治理作为行业协会商会工作的着力点。

重点培育驻地设在该县的山东省厨具协会、博兴县金属板业商会等示范标杆,从行业自律、融入治理等方面建立标准。今年,这两家行业协会商会推动商用智能厨具、金属板材产业成功入选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储备库。10月,由山东省厨具协会主办的第二十届中国(博兴)国际厨具博览会吸引2000余家企业参展,境外嘉宾客商覆盖20余个国家,观展人次达17万,意向成交额突破100亿元。

开展“学标杆、做标杆”主题活动,带动博兴老粗布协会、博兴县草柳编电子商务行业协会、博兴县渔业协会等特色行业协会商会提升服务能力。8月,博兴县草柳编电子商务行业协会组织技艺传承创新培训班,共70余人参训,促进产业工艺水平有效提升。

“在县委社会工作部指导下,我们顺利完成换届,成立党支部,还主办了2025博兴对虾丰收季暨第三届中国渔业设施设备展,举办水产绿色发展论坛,探讨5G技术、智慧渔业等前沿议题。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起点。”博兴县渔业协会会长魏绮说。

据统计,今年以来,博兴县以行业协会商会为主体举办各类服务发展活动30余次。这些组织正日益成为推动行业进步、提升治理效能的重要力量,在党建引领与改革发展的双轮驱动下,持续为县域发展贡献智慧与活力。

(本报通讯员 张钰璇)

(责编:闫涵 签发:张宝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