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聚焦健全新时代社会治理体系,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组织赋能,构筑基层治理新堡垒。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根本,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向居民小区、村民小组、楼栋等治理末梢延伸。在村和社区分别建立“村党支部—村民小组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和“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的架构。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党建引领构建群众议事平台,打造“事事顺”“二姐聊吧”等群众议事组织,听群众说“事”、让群众议“事”、帮群众理“事”、为群众办“事”。同时,建强基层治理骨干队伍,持续开展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行动,选优配强村(社区)“两委”成员特别是党组织书记,选树100个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好支部和100名担当作为(为民服务)好支书。
数字赋能,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突出智慧智能、“数据跑路”,建立“云端上的基层治理平台”。构建数字治理体系。依托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将基层治理信息全量上图,形成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可视化数字治理孪生底座,为基层治理提供精准空间与人员信息支撑。实施数字服务行动。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作用,打通46个面向基层部门服务系统壁垒,建立718类共享数据集,构建“居民线上留言、部门及时服务、办理结果居民评价”的民情响应服务闭环。推进“鄂参与”千村激励计划,推行线上议事、线上监督,带动更多群众参与基层治理。运用数字技术化解矛盾纠纷。大力推进党建引领“接诉即办”,依托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和“党政大闭环e掌通”系统,集成警情、舆情、民情、社情、访情等“五情”数据,形成群众诉求“接、办、派、评”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
减负赋能,注入基层治理新能量。坚持为基层明责赋权、松绑解缚,实现基层有能力办事、有精力干事。持续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全面建立100余个乡镇(街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动态调整1900余个村(社区)工作事务清单,建立健全事项准入制度。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持续规范村(社区)组织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推动资源服务管理下沉。加强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逐步配齐专业力量,提升综合执法能力;按照“每万城镇常住人口配备18名社区工作者”的标准,推动8个县(市、区)建立健全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推动145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下沉至基层站点。推进“一套表”改革。以“一标三实”数据为基础,整合政法、民政、农业农村等16个部门表格台账,将20余个基层工作APP整合为基层工作平台“e掌通”,实现45类高频报表数据自动预填、一键导出,解决基层重复录入、多头报送问题。
(作者系中共十堰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
(责编:闫涵 签发:张宝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