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减出来的时间”用在服务居民上

“以前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里挂了很多牌子,有的7、8块牌子放在一个门上,我们来办事看得眼花缭乱,都不知道该往哪走。”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洞山街道锦里社区居民刘鹏说。

锦里社区党委书记刘芳芳介绍,以前社区门口悬挂着各式各样“室”“所”“站”“中心”“之家”“协会”等牌子,大门口挂不下,就挂到办公室门口,居民不知道该进哪扇门。

牌子挂上了,就要承担相应填报和统计工作,有的单位还将社区挂牌情况与考核挂钩。挂牌带来的工作任务、考核挤占了社区工作者为群众服务办事的时间。

经过清理挂牌工作,社区现在只挂3块牌子,看上去十分简洁。“墙上的牌子减少了,相关职责也就没有了,把我们从疲于应付中‘摘’了出来。”刘芳芳说,比如社区原本挂有“医保之家”牌子,如今相关职能交给了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只协助收缴医保费用。

如今,社区工作者可以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为居民服务。锦里社区辖区常住人口8381人,是一个以回迁小区为主的社区,居民老龄化严重,服务需求多样。几个月前,60多岁的居民冯某突发疾病,生活困难,社区工作人员在入户了解情况后及时帮其代办低保申报,3天后,冯某完成了低保申请。冯某感激不已:“这要是以前,需要我们自己到社区找工作人员,现在不用出门就能办成。”

社区工作人员入户走访的次数更多了,社区还创新了“警地融合”新模式,与社区民警一起走到居民中,推动矛盾纠纷及时化解。今年以来,社区噪声扰民、不文明养犬等引发的投诉同比均大幅下降,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

(本报通讯员 李霄)

(责编:王子锋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