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18”活动期间,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下各协作区商会依托“电商集市”,动员全镇电商头部企业,在黄梁陈村开展“618”预热活动,在线下提前售卖线上产品。
不仅如此,仙居县下各协作区商会推进“红商E家”党建品牌,牵头在黄梁陈村建设村级电商服务中心,打造镇、村、企三级“电商党建示范点”,以抱团方式促进电商发展,实现500多名村民就近务工。同时,通过主题党日,聘请职业院校教师开设直播带货、摄影实操、市场营销等课程,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截至目前,黄梁陈村电商生态圈已形成规模化效应,电商经营主体增至132户,其中党员示范户占比近20%。
这是行业协会商会积极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一个缩影。
“万企兴万村”行动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载体。《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深入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
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和催化剂,行业协会商会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资源集聚优势和桥梁纽带作用,在“万企兴万村”行动中,搭建起村企精准对接平台,推动乡村振兴与企业发展互利共赢。
4月8日,全国“万企兴万村”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100个首批全国“万企兴万村”行动优秀案例。青铜峡市葡萄酒产业协会、天津市甘肃商会等项目入选。
青铜峡市葡萄酒产业协会通过党支部带领企业抱团发展,帮助23家企业与村采取对口劳务协作方式,吸纳1.3万名农村劳动力就近务工,劳务收益达到2.1亿元。同时,探索“葡萄酒+”深度融合路径,用小葡萄串起富民大产业,打造以葡萄酒文化为主题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形成集群化发展,提升形成“协会+特色产业发展片区沿线村”联合发展模式。同时,建设青铜峡市葡萄酒产学研基地,加速推进与高校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
作为天津、甘肃两地的桥梁纽带,天津市甘肃商会打造消费帮扶的“甘味馆”入围天津市消费帮扶平台,面向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广大市民实行网上便捷销售和配送到家服务,实现市场化运营。在线上开展电商直播,在线下对接甘肃特产地统一采购签约,保障合作各方的权益。近年来,实现销售额超过3亿元,帮助甘肃籍困难人员就业1700多人次,服务甘肃省招商引资达40多亿元。
5月份,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海勃湾区行业协会商会“乡村振兴行”暨“万企兴万村”项目推介会举办,现场推介内容涵盖农旅融合、农产品深加工、生态农业等领域的21个特色项目,行业协会商会协调员全程跟进,梳理合作需求,即时对接技术、资金等要素,持续释放“万企兴万村”行动效能,为乡村振兴提供长效动力。
“万企兴万村”行动启动后,江西省新余市的乡镇商会与属地政府结对实现全覆盖,围绕产业项目、劳务输出、产销对接等方面建立帮扶项目。同时,坚持以党建文化引领商会文化建设,结合历史传统,传承乡风文明,形成了一系列“党建+”工作品牌,在农村居家养老探索中,通过“党建+颐养之家”模式,各乡镇商会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家帮扶数百家颐养之家;通过“党建+乡村治理”,商会会员一家带一村、一村带一片,帮助村民解决矛盾纠纷。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定县组织行业协会商会将党建工作主动有效地融入发展各个环节,组织会员企业通过产业投资、促进就业、带动创业、消费扶持、公益捐赠等多种方式广泛参与“万企兴万村”活动。其中,贵定县刺梨贸易促进协会会员企业通过“党支部+龙头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建设刺梨种植示范基地,带动农户增收。
行业协会商会在“万企兴万村”行动中,通过党建引领,将行业资源转化为乡村全面振兴的动力,助力乡村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本报记者 赵雪)
(责编:金一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