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来临,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整日在外奔波,放暑假孩子谁来管?
过去,一到寒暑假,在重庆市合川区送快递的袁太敏和妻子沈果就要发愁——孩子放假在家没人管,两人干活都不放心。如今,这个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原来,合川区今年推出了“合你童行”青少年节假日关爱服务项目,孩子不仅有人照看,还能在兴趣班学到知识。
为让新就业群体能放心拼搏、放手闯荡,重庆市正推动惠民政策应享尽享、精准直达,实施新就业群体子女托管项目3000余个,有效解决了子女看护难题。
新就业群体是城市运转的“活力细胞”,子女的教育和生活照料牵动着他们的心。多地积极探索暑期托管服务,切实缓解家长“看护难”问题。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地处市中心,辖区内新就业群体子女数量众多,其子女的假期看护需求大。芙蓉区提升服务质效,扩大服务规模,将爱心托管班作为提升新就业群体生活品质的一项重点民生工程。
聚焦成长需求,托管班科学设置课业辅导、素质拓展、社会实践等课程,并由来自师范院校的志愿者担任老师。同时,筑牢保障防线,为每个小朋友购置意外保险,配备营养午餐,让孩子们在托管期间既能学有所获,也能过得安心舒心。
“托管不只是看孩子,更要让孩子和家长都有收获。”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区委“两新”工委书记曹元刚说。为做优新就业群体子女托育及服务保障,临淄区委社会工作部按照“就近、便利、实用”原则,整合企业、社区(商圈)党群服务中心、暖“新”站点、“友好食堂”等资源,联合社区(商圈)、学校、专业机构等力量,探索构建起“学业辅导+素质拓展+生活照料”三位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在全区开展新就业群体子女暖“新”托管服务。
假期托管班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设置了作业辅导、绘本阅读、手工、绘画、户外研学等寓教于乐的课程。线上招募了一批在校大学生志愿者为孩子们提供作业辅导等服务,线下链接社区(商圈)食堂、“友好商家”等资源,为孩子及“小哥”提供免费或打折就餐服务,“小哥”省心、孩子满意。
孩子暑假吃饭是大问题,为解决新就业群体子女“舌尖上的烦恼”,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委社会工作部整合餐饮单位、社区食堂资源,成立“爱心助餐联盟”,27个暖心坐标餐厅每日提供营养均衡的午餐和点心,确保孩子们吃得健康、放心。
还有一些“小哥”的孩子远在外地,只能像“候鸟”一样,在节假日“飞”来团聚。为保障“小候鸟”家庭出行无忧,海曙区委社会工作部会同海曙区南站综管中心迭代升级“易路通”志愿护航专线,增设暑期专项服务时段,组建“铁路—地铁—客运”跨枢纽协作网络,联动蓝精灵志愿者团队等近百名志愿者,为有需要的“小候鸟”们提供从出站引导、行李搬运到换乘陪护的全链条守护。
看管的同时,注重提升“小候鸟”素养。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委社会工作部举办“微心愿达成季”暑期季之“新鲤童行”古城研学系列活动,在专业讲解员的引领下,新就业群体子女走访了德济门广场、天后宫和聚宝街等古迹,让“小候鸟”们深入了解父母工作城市的文化底蕴;北京市朝阳区精准服务新就业群体,构建“场馆参观+互动体验+家庭分享”教育场景,举办“弘扬科学家精神 强国复兴有我”青少年科普研学活动暨朝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推动日活动,通过沉浸式科学体验,让“小候鸟”感受科学魅力。
(本报记者 李梦丹)
(责编:金一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