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委社会工作部推出“四步工作法”(精准摸排、分类组建、服务增效、优化机制),推进新兴领域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线上+线下”,摸清党建工作底数
“点开电子台账,哪家企业有党员、哪个商圈缺组织,就像看导航一样清楚。”日前,沙洋县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杨云在电脑旁轻触鼠标,屏幕上跳动的数字勾勒出全县4484家新兴领域企业的“党建工作图谱”。
今年4月底,沙洋县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摸排,用1个月时间实地走访14个镇(区),获取更翔实、更精准的信息。
线上,沙洋县打破部门间的数据壁垒,发挥市场监管、税务、民政等部门职能作用和属地管理优势,对全县5000余家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等主体,采取数据交叉比对、筛选甄别等方式开展摸排核实。线下,沙洋县按照属地和行业原则,将摸排任务科学、精准地分配到14个镇(区)及3个专班。工作人员深入企业车间、社会组织办公场所,仔细询问经营状况、党员分布、组织架构等情况,为推进“两个覆盖”提供数据支撑。
分类施策,打造红色“桥头堡”
底数摸清后,如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沙洋县针对不同类型的新兴领域主体,通过多种方式建立党组织。沙洋县秉持“一企一策”的原则,对党员数量超过3名的企业单独建立党组织;对党员数量不足3名的企业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的特点与其他企业联合建立党组织。对无党员的“三有”(有固定经营场所、有10名以上员工、有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创新探索党务工作者聘用制,破解党组织组建难题。针对社会组织和新就业群体,沙洋县依托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商会,推动党组织向产业链、行业链延伸,实现应建尽建。
“去年入职时,站内只有我一名党员,现在站内党员增加到3名,正着手成立党组织,今后工作更有归属感了。”有着10多年党龄的外卖骑手苏诗交说。
服务增效,激发发展新活力
党组织建起来,如何发挥作用是关键。沙洋县创新构建“党建引领、精准帮扶”工作体系,聚焦服务增效能,让党建工作与业务发展深度融合。
荆门劲驰汽车配件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扎实开展“三亮”(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三创”(创先锋岗位、创先锋班组、创先锋团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凸显。党员李琳彬的创新工作室通过工艺改善、提升品质,为公司增加上百万元的效益,党员叶成带领团队改善新材料,降低模具成本……
沙洋县沙洋镇商会通过党组织的引领,积极回馈社会。30余名会员成员捐款1.2万余元,慰问17名困难群众;多次开展防汛抗旱、“夏送清凉 冬送温暖”活动,累计捐款捐物超10万元;联合沙洋教育发展促进会、洪岭小学开展公益助学,擦亮商会公益品牌。
沙洋县200余个群团组织不定期牵头开展劳动技能竞赛、团建活动等,增强了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归属感。同时,100余名党建工作指导员下沉一线,与企业(协会)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党建工作指导员就像企业的‘全科医生’,既治党建‘疑难杂症’,又开发展‘增效良方’。”沙洋县沙洋镇商会党支部书记代士贵介绍,党建工作指导员李子豪在动员企业参与志愿服务、社会治理的同时,还及时为企业进行专业指导,助力企业发展。
截至目前,100余名像李子豪这样的党建工作指导员,带着“政策大礼包”“需求清单”下沉一线,累计解决企业用工、融资等难题472个。
数字赋能,助推党建工作规范化
为了让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更加科学、规范,沙洋县着力构建数据产生端、核查端、管理端三端联动数智模式。
数据产生端,在行政审批全流程中嵌入党建信息采集模块,实现新兴领域组织信息与党建数据从“静态台账”向“动态推送”转变。一方面,新注册的新兴领域组织在办理证照时,需通过政务服务平台勾选“党员情况”选项,另一方面,党员员工在入职时通过“码上报到”亮明身份,系统自动将数据同步至数据管理端。
数据核查端,建立季度核查机制,依托各镇(区)党建工作网格,成立排查小组,聚焦“五清”(经营场所清、经营情况清、职工队伍情况清、党组织设置情况清、党员队伍情况清)实地走访新兴领域组织,并将核查情况反馈至数据管理端,确保数据真实、准确。
数据管理端,搭建新兴领域党建智慧管理平台,设置党员报到、组织管理、工作覆盖、党员积分四个板块,依托平台实时监测党组织组建进度,动态更新党员数据,对滞后问题自动预警并派发整改工单,跟踪整改进度,提升管理效能。
(本报通讯员 金宇)
(责编:金一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