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随州市充分挖掘“炎帝故里·编钟之乡”的人文底蕴,积极探索“专业社工带领志愿者,志愿服务赋能基层治理”的融合路径。
构建协同治理体系。市级层面建立专业社工人才库和志愿服务云平台,1803名持证社工通过专业评估精准匹配服务需求,2024年累计解决社区治理问题1.7万余个。区(县)层面推行项目化运作,专业社工根据群众需求,设计服务项目,并带动志愿者参与,如曾都区独居老人探访项目累计服务独居老人3.2万人次。社区层面设立社会工作服务室和志愿驿站,实现服务精准投送,居民满意度显著提升。
融合本土文化特色。发挥专业社工优势,推动传统文化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专业社工团队挖掘“神农尝百草”精神,开发“社区健康大使”培训课程,培育健康守护志愿者1800余名。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联合非遗传承人组建“编钟文化志愿服务队”,开展“礼乐进社区”活动,丰富群众生活,并运用礼乐文化化解社区矛盾纠纷。同时,建立“专业社工+文化骨干”协作机制,专业社工负责调研群众文化需求,联合文化骨干推出文化志愿服务项目,引导居民参与,形成专业引导、群众参与的良好局面。
激活长效参与机制。由持证社工团队主导制定《志愿服务积分评定标准》,对群众参与清洁家园、帮扶老人等志愿服务进行量化评估。同时,打造“服务—积分—激励”全链条管理平台,实现积分在全市200余家单位的通用通兑。
(作者系中共随州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
(责编:金一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