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原市委社会工作部紧扣新就业群体实际需求,协调“两新”工委成员单位系统谋划“暖新松原10+”举措(创建友好场景、组织技能培训、开展义诊义剪、提供保险优惠、便捷车辆维修、商圈购物折扣、困难结对帮扶、实时心理治愈、督办信访诉求、拓展文体活动等10项具体举措),定期开展走访调研,及时动态更新暖“新”措施,全方位构建“服务+场景+治理+保障”四维暖“新”矩阵,用精准服务凝聚新就业群体,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展现党建引领下的民生温度与治理效能。
基础服务扎实有力,暖“新”举措更暖心。将128个暖“新”驿站作为重要载体,有机整合暖“新”服务资源,构建起广覆盖的“15分钟服务圈”。在建设过程中,科学规划站点布局,根据新就业群体的分布情况和流动规律,优先在商业中心、物流园区等人流密集区域选址,打造集休息、用餐、充电等功能于一体的温馨港湾。同时,整合周边服务设施和服务力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建立常态化运营管理机制,制定驿站管理制度,安排专人负责维护与管理,保障驿站的正常运行。截至目前,累计服务新就业群体超2000人次。
场景优化破解难题,便民服务更舒心。聚焦新就业群体“进门难、停车难、配送难”等痛点,精心打造10余个骑手友好小区。一方面,加强与物业服务企业、社区的沟通协调,争取理解与支持,共同制定友好小区建设方案,明确进门流程简化、停车区域设置等具体措施。另一方面,创新设置150余处反光指引标识及骑手专用停车区,提升配送效率。在硬件升级与场景重构方面加大投入,对小区内的相关设施进行改造,并利用信息技术优化配送路线规划,打通配送的“最后一百米”。
治理赋能激发活力,同心共治更齐心。建立新就业群体“移动网格员”机制,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加强对新就业群体的思想引领和组织动员,通过开展专题培训、座谈会等形式,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引导快递员、网约配送员化身“移动哨兵”,通过“随手拍”等方式及时反映发现的问题,助力美好城市建设。
法治公益筑牢保障,凝“新”聚力更安心。积极整合法律服务资源,组建专业法律服务团队,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解等服务。目前,妥善解决合同纠纷等法律问题20余个。联合政法委开展专题培训,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新就业群体法治意识,共同筑牢权益保障“防护墙”。同时,发动商户积极参与“吉善同心百企公益”活动,提供餐饮、维修等12类优惠服务,惠及新就业群体1.2万人次,法治与公益双轮驱动,构建“暖心+安心”的保障体系。
在实施“暖新松原10+”举措过程中,松原市打造出“统筹谋划、协同创新、暖心赋能”的实践路径,实现“服务凝聚人心、人心汇聚力量、力量反哺治理”的良性循环,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
(吉林省松原市委社会工作部供稿)
(责编:金一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