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新塍镇坚持党建引领、社会参与,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激发社会活力为手段,向“细”处发力,做“实”字文章,寻找基层善治“最优解”。
完善基层党建组织体系
新塍镇集中精力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打造特色党建品牌、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夯实党群服务阵地、强化党员管理、创新工作等方式,构建起更加科学、严密、有效的基层党建组织体系。
根据各村(社区)特色工作亮点,新塍镇打好党群服务中心的“建管用”组合拳,打造醒目的红色地标、有温度的服务综合体,依托镇党群服务中心为枢纽,盘活资源、优化服务、拓展空间,全面提升党群阵地服务效能。如新塍镇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沙家浜红色名村、潘家浜和美乡村等,争创市级五星级党群服务中心。
此外,为夯实筑牢基层党建基础,新塍镇还建立健全基层党建片区联系机制,构建“镇—片区—村(社区)”三级联系管理架构;持续推进机关党组织高标准建设,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重点加强对后进党组织的包联整转,通过选派党建指导员、制定工作指引,推动每个基层党组织建强建好。
议事协商聚民智 解民忧
民事民提,畅通征集渠道。新塍镇建立“民情气象站”“社区观察站”等直报点,招募社区退休老干部、社区矛盾调解能人、志愿服务队骨干、社会组织骨干、楼道长、网格员等60余人组成观察团,对其进行岗前培训、试用聘任等。观察员通过与居民日常接触、入户走访,全面推进主动听取群众诉求建议,将收集的民情民意汇报至观察站,由社工站作为指导,梳理涉及基层治理的意见建议,并进行可行性初评产生议题。同时建立观察员建议发现报告制度、联席会议制度、激励制度等。
民事民议,提升协商能级。建立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居民委员会、居民代表、驻辖区单位、社区社会组织“五位一体”的社区协商机制,依托村(居)民之家、党员会客厅、社区议事角等协商共治空间,创立“开放空间+罗伯特议事规则”相结合的“第三方评判”议事协商规则。各领域、多部门联动开展联席协商研判议题,通过“金点子”“洋方子”“土法子”短时间高效率解决社区常见的12类疑难问题,形成了“恳谈茶吧”“民情合议亭”“动迁圆桌会”等社区民主恳谈形式。
民事民办,推动多方共治。将可落地的议题策划为服务项目,以社区“五社联动联合会”为中枢,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优势要素,联合社区、社会组织、企业、志愿者力量,以项目为载体组织群众参与服务。组织居民轮班轮值参与巡查、结对照顾等常态化服务,形成“微治理”闭环,营造“小区事务有人管、社区服务大家做”的氛围。
凝聚多方合力 打造幸福家园
新塍镇分类培育多方社会力量,通过积极培育协调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等资源,重点培养“一老一幼一新”服务力量,突出困境帮扶等组织建设,培育发展社会组织420个,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强化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阵地、功能建设,开展岗位轮训和实务督导,以专业支撑策划实施项目72个;建设红色志愿小镇,精铸“塍益580”品牌,通过团队管理、能力建设、政策激励等措施,发掘和培育志愿服务力量。成立社区发展基金会,设置专项基金、设计慈善项目,建立慈善超市、共富工坊等,引导社会慈善力量参与治理。组建148家爱心商家公益联盟,通过“以善引善”,牵线96家爱心企业、社会组织、社会爱心人士“认领”“认养”“认捐”公益项目,公益慈善在当地蔚然成风。
创新研发基层治理项目。关注群众“急难愁盼”,梳理“居民需求清单”“社区资源清单”“惠民服务清单”等系列幸福清单,以微创投、微比赛、微激励为切入口,精准研发“应急处置”“议事协商”“矛盾调解”“睦邻友好”“困境群众服务”等15类284个“微治理”项目,并从项目策划、创投路演到落地实施进行全周期一对一、一对多督导、评估等服务,提高项目管理质量,多层次、多元化满足群众需求。
(作者单位分别为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委社会工作部、嘉兴市秀洲区新塍镇人民政府)
(责编:王子锋 签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