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通过线上融合平台、线下聚合阵地,推动“党员+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志愿者”力量整合,有效融入基层治理,打造和合善治图景,建设新时代志愿服务暖城。
目标同向 多条线紧密契合
围绕志愿服务暖城建设目标,聚力推动任务、业务、服务相互衔接。
坚持党建引领。开展志愿服务大调研,紧扣调研成果开发“椒江AI社会工作”志愿服务模块,与“141”平台、“志愿浙江”平台联动,实现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网格员信息共享,延伸工作触角,收集群众需求800余个,整合党建任务、社会工作业务,列出项目清单,提供精准化专业化志愿服务。
优化服务阵地。建设区级“义家”服务力量聚合盆地、镇(街道)“义站”服务项目谋划基地、村(社区)“义圈”服务活动开展阵地,形成“义家+义站+义圈”协同联动的志愿服务矩阵,推动部门力量、基层力量、志愿力量攥指成拳,促进党员、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志愿者融合成势,引领各类人才脱颖而出,使志愿服务向群众期待聚焦、向实践层面传导。
丰富项目载体。围绕“垦荒立心·与治同行”主题主线,推动全区各部门各行业各领域开展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项目133个,开展“春送新风、夏送清凉、秋送关爱、冬送温暖”活动,唱响志愿服务“四季歌”,促进志愿服务与时代同频共振。
工作同心 多优势深度融合
围绕志愿服务暖城建设思路,聚力推动所长、所为、所向乘势而上。
发挥党员所长。深化“党员入格”服务行动,组织在职党员进村入社入格报到,在党组织统一调配下,深入一线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针对重点对象、特殊群体谋划服务项目83个,将党员所长与项目所需精准匹配,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提升服务质效。
展现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所为。注重在阵地建设、实践活动、个案服务、队伍培育方面发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优势,推动40家社会组织与47支志愿服务队伍协调配合,使志愿服务更接地气、更具温度、更得人心,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激发志愿者所向。出台《椒江区志愿服务管理办法》,完善志愿服务体系,维护志愿者合法权益,综合利用公众号、微博号、抖音号等融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志愿服务成功案例和先进典型,弘扬雷锋精神、志愿精神和大陈岛垦荒精神,厚植文化根基,推动志愿服务出实效、显价值、创品牌,扩大舆论影响力。
行动同步 多主体密切配合
围绕志愿服务暖城建设任务,聚力推动主管、主办、主体联动运作。
主管部门指导。举办志愿服务项目(创意)大赛,筛选优秀项目,协调爱心企业通过公益创投、捐款资助、项目认领等方式支持7个项目长周期运行,在活动资金、实施场地、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支持,推动志愿服务资源共享、项目共孵、队伍共育。
主办单位牵头。依托“96345”志愿者联合会、巾帼服务队、春雨公益等15支辖区志愿服务领军团队,发挥党员、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志愿者、新就业群体等作用,做好服务项目承接,依托多维载体、多元阵地,协同推进社会救助、养老照护、儿童关爱、社区治理等专业服务,不断完善老有所养、幼有所教、难有所助的和合和美志愿服务网络。
主体力量支撑。全面建设高素质志愿服务队伍,组织全区2万多名在职党员、2300多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3万多名注册志愿者,成立各类志愿服务队伍1600余支,打造“红心向党”“暖‘新’关爱”“救在身边”“乐活椒江”等8个志愿服务特色品牌项目,持续推动新时代志愿服务向“新”而行、以“质”致远。
(作者单位为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委社会工作部)
(责编:蔡梦达 签发:王立国)